太子太保是什么意思

太子太保是什么意思,第1张

太子太保是古代的一种官职。

太子太保,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都是东宫官职,均负责教习太子,统称为“三师”。太子太师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保护其安全。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

清朝时,太子太保等是从一品官,但是有衔无职,一般作为一种荣誉性的官衔加给重臣和近臣。古代不少人的太子太保等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是真的给太子上课(比如刘墉),有的皇帝根本就没太子,也封别人做太子太保。有的皇帝还是小孩,就封别人做太子太保。

扩展资料:

太保、太师和太傅合称三孤,太公望在周朝初年就做过太师,而大名鼎鼎的周公旦则为周朝的太傅,而召公则为太保。这个时候的太师,太傅和太保都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宰相,可谓是军务政务一把抓。

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太师 《史部通典职官典》里记载:太师,古官。殷纣时,箕子为之。箕子在此不多介绍了。

明史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在明清之前,太师多为辅佐皇帝行政的官员,也是皇帝的老师,到明清是一种“加官”,是一种极高的荣誉,说通俗点就是一种只拿工资不用做事的大官,品级是正一品,一般极少授予大臣。明清两代生前加官太师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其余的几位都只是去逝后追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子太保

太子太保是官职的一种,辅佐太子的高级职务。实际上历朝均作为高级大臣的加官。太子太保不是爵位。

古代官员的正式头衔中,官阶、职务、爵位要一并列出,例如李鸿章的头衔:大清帝国钦差头等全权大臣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鸿章。在这里,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是使用本头衔时的主要职务。

外交谈判代表,太子太傅是加官,文华殿大学士是阁职,表示他是宰相,北洋通商大臣和直隶总督都是实际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长、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官、河北省省长、兼河北军区司令官,一等肃毅伯爵是他的爵位。

扩展资料

明朝末期曾经出过一位杰出的女性军事统帅,她就是被记载于二十四史之一《明史》的秦良玉(《明史卷二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五十八),秦良玉因为战功赫赫,曾经被明朝崇祯皇帝加封都督同知(正一品武将)。

后南明隆武政权成立后,考虑到秦帅的功勋、威望以及忠贞,并想派遣其军队白杆兵参加抗清斗争,于是派遣使者前往石柱加封秦良玉太子太保、忠贞侯,并赐“太子太保总镇关防”铜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子太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52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2-01
下一篇 2023-02-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