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的习俗

泼水节的习俗,第1张

泼水节的习俗如下: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

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还是高兴异常。

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

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泼水节的习俗有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寓意则是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被水泼的越湿,被水泼的越多,就代表你收到的祝福就越多。

简介

泼水节,亦称“浴佛节”,又称“楞贺尚罕”,是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以及泰语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传统节日,当日,中国西双版纳、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地,以及海外泰国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龙城、台湾新北市中和区等地的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

价值和作用

泼水节是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泼水节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艺术表演有助于了解傣族感悟自然、爱水敬佛、温婉沉静的民族特性。同时泼水节还是加强西双版纳全州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对西双版纳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合作交流,对促进全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泼水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傣族、佤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以及东南亚某些地区的传统节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傣族的泼水节,是傣族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在泼水节有怎样的习俗?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互相泼水,并举行歌舞、赛龙舟、放高升、丢包、边交会等一系列活动。

泼水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泼水。到了那一天,男女老少一大早就起来,穿着盛装,挑着干净的水去佛庙浴佛,之后就相互往对方身上泼水,是祝福的意思,祈求平安吉祥。在炎热的夏天,清凉的水泼在身上,还有消暑降温的作用。歌舞活动也是泼水节必不可少的,不管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七八岁的小孩,都会聚集在一起,围成一圈跟着鼓点翩翩起舞,有的男子边跳舞边饮酒,十分豪爽。

泼水节的精彩活动还有赛龙舟,通常在泼水节的第三天举行。那天人们聚集在江边,观看赛龙舟。放高升也十分有趣,高升就是当地人们自制的一种烟火,将竹竿底部填以火药,放在竹子搭成的架子上,在夜晚点燃,竹子底部的火药点燃后会产生强劲的推力,将竹子推入高空,场面十分壮观。

丢包算是青年未婚男女最喜欢的活动了,姑娘们会制作外观精美的花宝,作为爱情的信物。丢包时,青年们分男女各自站成一排,相距数十步,先由姑娘们将花包丢给小伙子,小伙子接住后再将花包丢给姑娘,以此来传递感情。刚开始丢包时还没有选好心仪的对象,丢了一段时间基本都有了心仪的人选,一场场浪漫的恋爱就开始了。边交会是跨国交流活动,泰国那边的小商人会在泼水节期间来当地一同庆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5445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