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结晶的步骤

重结晶的步骤,第1张

重结晶是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盐类彼此分离。其中它是物理化学作用的结果。

重结晶的主要步骤和目的

(1)选择适宜的溶剂

目的:为了在重结晶的过程中得到高的纯度和产率。

(2)将粗产物用所选溶剂加热溶解制成饱和或近饱和溶液

目的:增加产物的在溶剂的溶解度,进而增加产物的析出能力。

(3)加活性炭脱色;

目的:除去不溶的细小颗粒杂质。

(4)趁热过滤

目的:除去不溶性杂质及活性炭

(5)冷却

目的:析出晶体

(6)抽滤

目的:洗涤晶体,从而提高产物的纯度。

(7)干燥晶体

目的:除去溶剂,获得纯净的干燥的产物。

1 、先选好溶剂,加适量于容器中,然后加入晶体,加热溶液至溶剂沸点附近(略低于沸点),搅拌继续加溶剂,直到晶体全部溶解,然后再加20%左右溶剂。

2 、如溶液有颜色,加入活性碳,退色,然后趁热过滤出活性炭和不溶杂质。

3 、放置冷却,使所需产物结晶析出。

4 、全部析出后,抽滤,得到晶体。

5 、干燥晶体,选择合适溶剂是关键,根据产物的极性等性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等选择溶剂,使得产物在这个溶剂中溶解度较大,同时随温度变化又大。

扩展资料:

第一步是成核,过饱和溶液析出固体;第二步是晶体成长,溶液不断在成核中心的表面上有序的析出固体聚集。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不同的原理。

即:利用固体混合物中目标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明显差异,在较高温度下溶解度大,降低温度时溶解度小,从而能实现分离提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溶剂-非溶剂法

原理:固体混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若把固体溶解在热的溶剂中达到饱和,冷却时即由于溶解度降低,溶液变成过饱和而析出晶体。利用溶剂对被提纯物质及杂质的溶解度不同,可以使被提纯物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让杂质全部或大部分仍留在溶液中(若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极小,则配成饱和溶液后被过滤除去),从而达到提纯目的。

步骤:1.选择适宜的溶剂 2.将待重结晶物质制成热的饱和溶液 3.乘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3.结晶 4.抽滤5.结晶的洗涤和干燥

重结晶速度的快慢还是要看你结晶的什么物质,如果是按照实验要求操作就应该没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82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