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最好的十大动物

视力最好的十大动物,第1张

十大超级视力动物有:鹰、变色龙、山羊、乌贼、壁虎、巨型鱿鱼、皮皮虾、浣熊、西伯利亚哈士奇、玉梭鱼。

1、鹰

它的视细胞集中在一个叫作"黄斑"的物体成像的地方,鹰的黄斑比人多了5倍的细胞,这是鹰视力好的原因,而且鹰有两个黄斑,所以能看到的距离比人类多4-8倍。

2、变色龙

变色龙的眼睛没有眼睑,眼睛是一个锥形的结构,上方有一个小洞大小正好容得下它的瞳孔。变色龙具有360度视力,它们能够同时观看两个不同物体,分别旋转和聚焦眼球,所以变色龙可以同时观察两个不同的地方,直到发现猎物焦点就会聚集在一起,这种视觉优势使它们能更容易发现目标,捕捉飞行中的昆虫。

3、山羊

山羊的瞳孔呈现水平状,这将扩大它们地平线的视线范围,瞳孔的宽度让山羊视野范围达到了320~340度之间,与之相比,人类的视野范围仅有160~210度。这种视野宽度,山羊可以不用转头就能全方位的看完,瞳孔大更让山羊在夜间也能够看得清楚。

4、乌贼

乌贼的眼睛是动物界进化度最高的了。它们瞳孔的形状呈W形,非常古怪,虽无法识别颜色,但却能看到光的偏振,因此,就算是光线非常昏暗,也能看到鲜明对比。

5、壁虎

人类在昏暗的月光下是无法看到颜色的,但是壁虎依然能在这种光线下辨别色彩,对色彩辨别的能力足足比人类强了350倍。壁虎喜欢夜间出没,它们的瞳孔呈条形,可以通过控制瞳孔的大小减少阳光对眼睛的伤害。

6、巨型鱿鱼

巨型鱿鱼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眼球,眼球直径可达到25.4厘米,像人类头部大小的眼睛可帮助乌贼更好地观察深海环境,它们可以在120米之外看到正在游动的抹香鲸。

7、皮皮虾

皮皮虾拥有最强大的复眼。它的眼睛有高达16种光感受器,人类只有3种。除了人类能看到的可见光,还能看到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和偏振光,光的偏振是指光在太空中传播时的振荡方向,也是地球上唯一可以看到圆偏振光的生物。

8、浣熊

在黑暗中的猫或者浣熊,它们的眼睛具有反光表面,叫作反光膜,夜晚中它的眼睛犹如两盏小灯。

9、西伯利亚哈士奇

西伯利亚哈士奇进化形成彩色杏仁状眼球,能够在光线昏暗的荒芜北部地区拥有较好的视力。它们可能拥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眼球。

10、玉梭鱼

你可以想象一下平日从下往上方观看的感觉,玉梭鱼就是其中一个实例,它是体型较大的神秘深海鱼类,玉梭鱼使用它的视觉能力“坐等”猎物,希望某一美味猎物从头顶游过。

十大超级视力动物如下:

1、变色龙

动物和昆虫具有独特的视觉,它们以超级视觉能力洞悉神秘的外部世界。变色龙具有360度视力,它们能够同时观看两个不同物体,分别旋转和聚焦眼球。

2、西伯利亚哈士奇

西伯利亚哈士奇进化形成彩色杏仁状眼球,能够在光线昏暗的荒芜北部地区拥有较好的视力。它们可能拥有两种不同颜色的眼球。

3、屎壳郎

瑞典兰德大学玛丽-达克和她的同事发现,屎壳郎身体有“内部指南针”,对太阳十分敏感。他们解释称,阳光有助于指引屎壳郎滚动粪球的方向。

4、玉梭鱼

你可以想像一下平日从下往上方观看的感觉,玉梭鱼就是其中一个实例,它是体形较大的神秘深海鱼类,玉梭鱼使用它的视觉能力“坐等”猎物,希望某一美味猎物从头顶游过。

5、虾

在动物王国中虾具有非常复杂的视觉系统,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贾斯汀-马歇尔和研究小组发现,在它们发起攻击动作之前会凝视猎物。

6、山羊的水平状瞳孔

包括人类在内的多数动物都拥有圆形瞳孔,但是山羊、蟾蜍、章鱼等动物的瞳孔呈现水平状,这将扩大它们地平线的视线范围,更好地发现掠食性动物的出现。

7、鸟类眼睛

这是一只鹰的眼睛,它的眼球表面仿佛覆盖着“油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多克勒-斯塔温加和同事发现,这种油滴起到显微镜的作用,有助于过滤光线。

8、浣熊

这是在黑暗中的猫或者浣熊,它们的眼睛具有反光表面,叫做反光膜,夜晚中它的眼睛犹如两盏小灯。猫的眼睛在夜晚呈现绿色,迷你雪纳瑞犬有时发出蓝绿色。

9、乌贼

乌贼是一种软体动物,它们是动物王国的“变形魔术师”,可以改变整个眼球来适应所看到的物体。相比之下,人类和许多动物通常改变晶状体来更好地观看事物。

10、巨型鱿鱼

巨型鱿鱼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眼球,据史密森尼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介绍,巨型鱿鱼的眼球直径可达到25.4厘米,像人类头部大小的眼睛可帮助乌贼更好地观察深海环境,它们可以在120米之外看到正在游动的抹香鲸。

总结:

世界上的动物有千千万万,有很多的动物视力都是非常好的,它们能以超级视觉能力洞悉神秘的外部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35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