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子是什么动物呢?

麂子是什么动物呢?,第1张

麂子是鹿科动物。

麂子,哺乳纲,鹿科动物。体型较小,成年麂子的体重一般在16-25千克,体长在75-115厘米。麂子天性胆小,警惕性非常高,对周边事物非常敏感,因此,它在南方沿海地区也被称做“黄惊”,极不容易见到。

麂子在我国分布较广,通常栖息于密林、草丛、山地丘陵,以种子、嫩草、青草、树枝等为食。

麂子的种类

赤麂:又名黄麂、黄猄;为麂类中最大的一种,赤麂的外形与小麂极其相似,淡棕黄色体毛不染芝麻褐色。赤麂的体型比小麂大很多,体重20~33公斤。

黑麂:又称乌麂、乌猄,乌金猄。体型与赤麂相近,体重20~30公斤;体毛棕黑色,头顶部棕黄褐色间杂栗色斑点,额顶部有一束鲜棕色长簇毛,与毛冠麂相似,但颜色不同。黑麂是我国特有种类,目前已知分布为皖南、浙西和与之接壤的闽、赣部分地区。

小麂:又称小山猄,茅猄。小麂是麂中体型最小的种类,成年体重一般为12~17斤,雄兽较赤麂角短小,角柄前缘至眼眉上缘有一条明显的黑线,从头顶后枕沿颈背至肩部有一条较宽的浅黑线。

菲氏麂:又称林麂、乌麂。体重为21公斤左右。头部具明显额腺和眶下腺,额顶有硬簇毛,长约20毫米,体毛黑但棕色明显,呈褐棕色。腋部及鼠蹊补及腿内侧为白色,有一宽阔白色条纹,从腿内侧延伸至踵部。

麂子,是一种小型的鹿科动物。

黑麂(学名:Muntiacus crinifrons),别称乌金麂、蓬头麂、红头麂、麂子、青麂,属于鹿科、麂属,是麂类中体型较大的种类。体长100~110厘米,肩高60厘米左右,体重21~26千克。冬毛上体暗褐色;夏毛棕色成分增加。尾较长,一般超过20厘米。

黑麂是中国的特产动物,没有亚种分化,分布范围十分狭小,分布于中国安徽南部、浙江西部、江西东部的怀远和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栖息于海拔为1000米左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灌木丛。

生活习性

黑麂胆小怯懦,恐惧感强,大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白天常在大树根下或在石洞中休息,稍有响动立刻跑入灌木丛中隐藏起来,其在陡峭的地方活动时有较为固定的路线,常踩踏出16~20厘米宽的小道,但在平缓处则没有固定的路线。

一般雄雌成对在一起,活动比较隐蔽,有领域性,一般在领域范围内活动,还具有惊人的游泳本领。黑麂早春时常在茅草丛中寻找嫩草;夏季生活于地势较高的林间,常在阴坡或水源附近,偶尔也到高山草甸;冬季则向下迁移,在积雪的时候被迫下迁到山坡下的农田附近,大多在阳坡活动。

麂子,是一种小型的鹿科动物。

麂子又名赤麂,属鹿科,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俗称“麂子”,因其天性胆小,南方沿海一带也称“黄惊”。最怕阴雨天气,湿滑路面会严重影响其攀爬。麂子栖息在稠密灌丛中,喜独居或雌雄同栖。麂子生活的主要区域,大多是热带或亚热带的雨林,还有针阔叶混交林,最喜欢在山坡下啃食植物的嫩芽或者青草。

麂子的种类

赤麂:又名黄麂、黄猄;为麂类中最大的一种,赤麂的外形与小麂极其相似,淡棕黄色体毛不染芝麻褐色,这一特征可与小麂区别。

黑麂:又称乌麂、乌猄,乌金猄。体型与赤麂相近,体重20~30公斤;体毛棕黑色,头顶部棕黄褐色间杂栗色斑点,额顶部有一束鲜棕色长簇毛,尾巴背面毛黑色,腹面毛白色,臀缘及鼠蹊部毛为纯白色。

小麂:又称小山猄,茅猄。成年体重一般为12~17斤,雄兽较赤麂角短小,角柄前缘至眼眉上缘有一条明显的黑线,从头顶后枕沿颈背至肩部有一条较宽的浅黑线,体背侧面毛呈黄褐色,每根毛由黄色、黑褐色、白色三色组成。

菲氏麂:又称林麂、乌麂。体重为21公斤左右。头部具明显额腺和眶下腺,额顶有硬簇毛,长约20毫米,体毛黑但棕色明显,呈褐棕色。腋部及鼠蹊补及腿内侧为白色,有一宽阔白色条纹,从腿内侧延伸至踵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07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1
下一篇 2023-01-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