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光明牌匾是谁写的?

正大光明牌匾是谁写的?,第1张

故宫乾清宫的匾额“正大光明”,是顺治帝御笔亲书的。

想要弄清楚其中的缘由,以及匾额背后的故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清朝的部分皇帝,清朝最早的两位皇帝我们这里不提及,第三位皇帝是清世祖顺治帝,而后是顺治帝的儿子康熙帝,接下来是雍正帝、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帝。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有一个片段是康熙帝怒斥群臣,随后命人挂上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额,这误导了许多电视机前的小伙伴,以为正大光明是康熙帝写的。

康熙帝在朝期间,正大光明四字,并不是他御笔亲书的,而是康熙帝他爹顺治帝所写,但原迹藏于故宫的御书处,康熙帝则是摹勒上石。

何为摹勒上石,就是康熙帝将顺治帝所写的原迹,背面以朱砂等,依照原迹勾勒出轮廓,然后复刻于石头或者是木头上,再以数层纸放于摹纸上,以石均匀的磨,使得朱砂等粘于面上,这种方法,也得以保存顺治帝的原迹。

而现在故宫悬挂的“正大光明”匾额,是康熙帝摹勒上石的吗?实际上还不是。天灾人祸,就算是故宫,也无法避免。

据记载,至今六百多年间,故宫就发生过火灾就接近一百起,这让人触目惊心,故宫火灾远超其他地区,频发的原因也众说纷纷。

匾额是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后来又经过康熙帝的一番摹勒刻石。而今天悬挂在乾清宫中的是乾隆皇帝的再次临摹。这块匾额距今已经有300余年的历史了,可谓历尽沧桑。这个匾的背后藏有决定太子命运的建储匣。在当时,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自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正大光明匾的背后。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

正大光明匾:

正大光明是顺治帝所书,康熙摹勒上石,原迹藏于故宫御书处,乾清宫悬挂的是乾隆摹拓的,后来嘉庆朝失火,匾额被烧毁,嘉庆皇帝命人重新摹拓。

秘密立储:

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帝四子宝亲王弘历成为清代第一个以秘密建储制继位的皇帝,是为乾隆皇帝。

乾隆帝在对历朝历代的建储法详加比较剖析后,认定秘密建储实为美善,进一步将秘密建储确定为神圣不可更改的建储家法。

乾隆以后,自嘉庆到咸丰,都是按秘密建储制继承皇位的。秘密建储与公开建储相比较,避免了皇子之间为夺取皇位而发生的残酷争斗,对稳定政局具有一定作用。

扩展资料:

从康熙五十一年第二次废皇太子后,康熙皇帝再没有公开建储,致使康熙死后雍正帝即位成为一大历史疑案。

一说雍正帝遵遗诏即位,即康熙帝临终前,遗诏雍亲王皇四子胤禛克承大统,一说雍正帝矫诏篡位,即康熙帝临终前遗诏皇位传十四子胤祯。

皇四子胤禛将十改为于,将祯改为禛,于是康熙帝遗诏就成为皇位传于四子胤禛。无论历史真相如何,雍正帝虽是康熙朝激烈的皇位争夺战中的胜利者。

然而争夺战的严重后果给予雍正的教训是深刻的,因而在即位后,他断然废弃了公开建储制,宣布实行秘密建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大光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秘密立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401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