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斗是多少?

一斗是多少?,第1张

一斗是十升,在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中,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古代常用单位换算标准还有:

石:十斗为一石,一百二十斤为一石。

斛:容量单位,五斗为一斛。

钧: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跬:长度单位,半步为跬。

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者八尺为一仞。

舍:长度单位,古代行军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寻: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扩展资料:

斗的本义是一种盛酒的器具,又用作计量粮食的工具,后来才引申为单位,但《说文》篆文已严重讹变,而从甲骨文一直到秦汉的斗字形体基本未变,引申义有像斗的东西等义。

“斗”的繁体字读dòu,本义指披头散发的两个人徒手相搏的形象,后“斗”的繁体字加上声符,分化出“鬭”字。

现在二字都被废除,假借“升斗”的“斗”代替,引申义有对打、比赛胜负、争胜等义。

一斗表示的是10升。斗和石头都是单位之间换算为10斗为1石。 而在汉代,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按此换算1石等于120斤,1斗等于12斤。因此,古代一斗相当于现在的12~13.5斤左右。

农村生产队的时候,给各家分粮食的时候,都是用斗的,因为粮食的比重不一样,所以在分什么粮食的时候,都会用秤称一下一斗粮食的重量,然后再去计算分到粮食的实际数量的,过去农村分粮都是毛粮的。

所谓一斗穷,指的是双手并列,第一手指头上的纹路要是斗纹,他的生活就会过得很穷。因为你手上只有一个钱粮 斗,说明家里的家里的钱粮太少,不够用的,岂有不穷之理。

古代单位制。

我国度量衡历史悠久。据古书记载:自夏代以来,不仅有了度量衡器具,而且还建立了度量衡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度量衡单位制度混乱。战国后期,度量衡制度形成了由混乱逐步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

秦、隋统一全国后,都采取了统一度量衡制度的措施。特别是秦朝建立的度量衡制度,对我国以后各代的度量衡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唐、宋、元、明、清、民国都建有度量衡制度,而晚清和民国时期,度量衡单位制极为混乱。民国虽曾颁布《度量衡法》,统一度量衡,但全国度量衡单位制终未统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392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