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陵节而施什么意思

不陵节而施什么意思,第1张

不陵节而施的意思是: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

不陵节而施

出自《礼记·学记》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ùn):不超过学的人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

陵,超越。

节,限度。

孙,通“逊”,顺。

指教育中要遵循 循序渐进 的教学原则。

拓展资料

1、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小)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è).孙(逊)其业也.夏(jiǎ,槚)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解释:大学开学的时候,学生都穿著礼服,以苹藻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先练习《诗·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首诗歌,劝勉学生以“莅官、事上”之道;击鼓召集学生,正式打开书箧(书包),希望学生以谦逊谨慎的态度学习;夏楚两物(教鞭。【夏:榎,槚,茶树。楚:荆条】)是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夏天的大祭(天子祭天)未实施以前,天子、诸侯不急着到学校去视察,为的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发展志向;教师常常观察学生,但是并不轻易发言,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加以指导,是要使学生自动自发(《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至于年幼的学生,只听讲而不能乱发问,是因为学习要按照进度顺序(次第)进行。这七项是教学的大道理,非常重要。古书说:凡学习做官,领导人民,先学习管理事情,要作一个读书人先学习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志者存心也,志气志气,志者气之导,心之引也。)

2、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逊).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解释:大学教人的方法,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就用礼来教育,来约束禁止,这就是预备、防备的意思(古德所谓防患于未然是也)。当学生可以教诲的时候才加以教导,就叫做合乎时宜。依据学生的程度,不跨越进度,不超出其能力来教导,就叫做循序渐进。使学生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就叫做切磋琢磨。这四种教学方法,是教育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学不躐等和不陵节而施都是循序渐进性原则的集中体现。

1、学不躐等,词语,读音是xuébùlièděng,其意是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能超越次第,要循序渐进。

出自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表示学习要循序渐进。《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2、不陵节而施,读音是bùlíngjiéérshī,陵,超越;节,限度;这句话意思是不超越学习者的接受限度而进行教育。

节选自《礼记学记》。《礼记》主要记录秦汉以前儒家关于礼(包括典章、制度、仪节等)方面的言论,传说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三传弟子记录,后由西汉戴圣编辑成书。《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关于古代教育的论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383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