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地形区

中国四大地形区,第1张

中国四大地形区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2、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3、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4、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中国的主要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中国的主要地形区:

主要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主要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吐鲁番盆地;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浙闽丘陵。

中国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 ,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河流自西向东,逐级下降,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

扩展资料:

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地区,北方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有利于形成降水。

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入海,沟通了我国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陆的交通。

第一阶梯上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两个地形区;

第二阶梯上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六个地形区;

第三阶梯上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三个地形区。

同时在三大阶梯的变换处,河流形成巨大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我国一些大型水电站多建在这里。

如果通过北纬32°线,自西向东作一幅中国地形剖面图,从西部的大高原,到中部的盆地,再到东部平原,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十分明显。

即使在北方或南方地区内部,在自然环境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形

中国主要地形区是山地,高原和丘陵。

中国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山脉多呈东西和东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阴山、秦岭、南岭、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湾山脉、巫山和横断山等山脉。

中国的地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复杂多样,各类地形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是:山地33. 3%,高原26%,盆地18. 8%,平原12%,丘陵9. 9%。地势自西而东构成三级阶梯:西部有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由极高山和高原面组成,有“世界屋脊”之称,是第一级阶梯。

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与第二级阶梯为界;青藏高原以东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之间为第二阶梯,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中国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第三阶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2604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30
下一篇 2023-0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