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垧地是多少亩

一垧地是多少亩,第1张

一垧地指十五市亩,一般合一公顷,即10000平方米。

引证:2019年9月30日黑龙江省一则领导留言中,对“双城区新兴街道东朴村企业征地65万一垧合理么?”作出解答:新兴街道东朴村征地农户的安置补偿标准,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确定标准执行,即每平方米64元(80元×70%+8元)。

实际征地农户的安置补偿标准按照每平方米65元落实,其中包括集体经济组织让利于民的每平方米1元。因此,东朴村为企业征地65万元一垧,是合理合法,符合相关政策规定。

因此,65万元一垧,每平方米65元,则一垧对应的正好是10000平方米,即一公顷(十五市亩)。

扩展资料:

相关单位换算: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0.1550平方英寸。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1960平方码。

1公顷=15亩=10000平方米。

1亩=666.67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2.4711英亩。

1平方公里=100公顷=0.3861平方英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垧

一垧约合十五亩。

垧(shǎng)是土地面积单位,表示的数量各地不同,东北一垧为15亩,西北一垧为三亩或五亩,主要在东西北使用,东北的一垧地10000平方米。

相当于1东北的10亩,东北也有大亩,每亩1000平方米。也相当于国际单位的15亩,每亩666.67平方米。

相关单位换算: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0.1550平方英寸。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1960平方码。

1公顷=15亩=10000平方米。

1亩=666.67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2.4711英亩。

1平方公里=100公顷=0.3861平方英里。

旧时土地面积单位,各地不同,东北地区多数地方1垧合15亩,西北地区1垧合3亩或5亩。

拓展资料:

东北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构成的区域,简称东北。

东北,古称冀青二州、营平二州、辽东、辽海、关外是中国东北方向国土的统称。土地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2亿。“东北”一词,起源较早。《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镇山曰医巫闾”,是从地理方位上将中国分为四方四隅,东北为其一隅。其后《淮南子·坠形训》:“东北薄州曰隐土”亦本此意。辽金之际,设有东北路统军司、东北路招讨司等官职,赋予东北以区域管理之意。明清之时,“东北”一词已将方位和区域之意合二为一。清人曹廷杰在《东北边防辑要》中写道:“朔方备乘于中俄交界考据说明,顾其时俄人乘隙窥我东北。

历史上东北地区在清朝时期由盛京将军总管,后分设盛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将军管辖;建国前后由中共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所管辖。管辖范围包括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五盟市(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河北省承德市、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尚有康熙二十八年尼布楚城定议界碑,故其书于东北边界,凡中俄分属山川,不惮详述。”其中“东北”一词即与现今所言之东北意思相当,只不过所指范围较今东北为广,“凡东北滨海之地,悉隶提封之内”,包括外东北领土。土壤

水绕山环、沃野千里是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土质以黑土为主,是形成大经济区的自然基础。南面是黄、渤二海,东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东北平原(具体可分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呼伦贝尔高平原以及山间平地面积合计,和山地面积几乎相等;东北拥有宜垦荒地约1亿亩,潜力很大,东北西部蒙东5盟市各大草原以畜牧业为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28238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1-29
下一篇 2023-01-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