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俄都拉拢印度

为什么美俄都拉拢印度,第1张

施压利诱下,俄乌战争中的大赢家印度,准备弃俄了? 俄乌开战以来,一直被美国和西方视为印太伙伴、“民主伙伴”的印度,无论怎么劝说,都拒绝配合制裁俄罗斯,这让美国大为光火,但是还不能惩罚,担心会推印度彻底倒向俄罗斯。



普京与莫迪

因此,美国及其盟友采取了各种手段。近日,印度国防部匿名官员透露,由于担心莫斯科执行军售订单的能力以及汇款等相关问题,印度政府已无限期暂停与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和俄罗斯直升机公司的谈判。

印度利益

印度要放弃俄罗斯了吗?

要知道此前的印度可是借着俄罗斯赚麻了。对于印度不站队美国,俄罗斯给予了回报——别处高价买,印度打折买。印度低价买入俄罗斯3000万桶石油,还和俄罗斯讨论建设卢布卢比直接交易体系,是让美国牙痒痒的高调。但这一举动不仅缓解了印度政府对于能源涨价的财政不足,还让印度有机会当个中间商赚差价。站在俄罗斯一边,印度发现了好处:买打折石油,高价转卖给能源紧缺的欧洲。



资料图

当时拜登派弟弟轮番劝说,压力和利诱齐头并进。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与莫迪的会晤中提到了石油制裁,并宣布对印度投资5万亿日元。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在一次视频会议上向他示好,英国外交大臣约翰·特拉斯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达利普·辛格访问了新德里。

同时还有中俄外长前往印度,瞬间站在C位的印度深感“大国自主”的骄傲。

之后,出访欧洲的莫迪又一次发起了印度式的“和稀泥”。对于德法站队俄乌战争的问题,莫迪给了印度一个“标准答案”——呼吁俄乌停火。战争没有赢家,所有人都是输家。印度主张和平。

马克龙与莫迪

为了改变印度的立场,欧洲国家不遗余力地向印度示好。不仅法国总统马克龙称赞“画饼”,德国总理朔尔茨也称赞“与印度在全球问题上的密切合作”。访欧之后,莫迪收获颇丰。

印度动摇

但和以前一样,给印度勇气不怕美国压力的不是道德,而是利益。在乌乌战争中,印度民众对扣留印度留学生作为人盾的操作感到恼火,印度政府也为了利益而顺水推舟。然而,在“C荣誉”和西方阵营的不断施压和利诱下,印度政府近日选择中断与俄罗斯的相关军购案。

作为世界上最大俄罗斯武器买家的印度,中断军购,这一转变值得注意。

要知道,相关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印度从美国购买的军事装备价值40多亿美元,而从俄罗斯购买的装备价值250多亿美元。

多年来,俄罗斯一直为印度提供大部分军事装备,包括战斗机和导弹,以及几乎所有的坦克和直升机。莫迪向美国解释称,之所以无法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武器,是由于包括美国武器在内的其他选择太过昂贵,印度本身的预算受限。



拜登与莫迪

所以不管国内情况如何,美国都会争取支持乌克兰的400亿美元。除了调整对台军售,还准备向印度提供一揽子军事援助,帮助印度减少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

消息人士爆料,美国正考虑在“外国军事资助计划”框架下将5亿美元纳入这一军事援助方案中。(易之)

阅读延伸

拜登联合日韩拉拢印度 王毅表明立场一句话尤为亮眼

在与东盟国家领导人会晤后,美国总统拜登将开始他上任后的首次“亚洲之行”。本周,拜登即将开始为期四天的日本和韩国之行。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透露,在此次访日期间,拜登会正式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简称IPEF)。此外,雷蒙多颇为兴奋,表示自己花了很多功夫与印太地区政府官员交谈。

通过拉蒙多的描述,拜登政府似乎对“印太经济框架”胸有成竹。

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

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撕毁区域贸易协定以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贸易议程几乎是空白色的。如今,美国自然希望借助“印太经济框架”来“另起炉灶”。

早在去年10月,拜登便在东亚峰会(EAS)上首次提出“印太经济框架”的构想,旨在共同应对数字化、供应链、清洁能源等新的贸易议题。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拜登政府的“印太经济框架”的“靴子”终于要落地了。

而面对即将到访的拜登和美国筹谋的“印太经济框架”,同为美国盟友的韩日两国,反应却并不完全一致。

日本对美国主导的经济框架相当肯定,已经开始“热身”。早些时候,日本官员宣布,拜登访日将发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即美国和日本将在更广泛的印太地区发挥“主导作用”。

不过,与美国不同,日本始终把重心放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上,“印太经济框架”或许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

至于韩国的态度,尹熙月政府已决定作为初始成员加入“印太经济框架”。

其实,韩国的决定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尤其是自尹锡悦上任以来,就有意加强美韩同盟关系,韩国也自然会向美献上“投名状”,此前韩方也曾多次对加入“印太经济框架”释放积极信号。

不过,韩国国家安保室第一室长(副部长)金泰孝表示,该框架“不排除中国”。如此直白的表态,可以看出韩国的担忧。毕竟韩国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势必会触动中国的神经。

除了与韩国新任总统尹锡悦、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双边会谈外,拜登还将在东京会见澳大利亚和印度领导人。

澳大利亚一直愿意追随美国。自然不需要美国的“亲劝”,而印度是美国“印太经济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试想一下,美国提供市场、日本提供资本和技术方案、澳大利亚提供原材料,印度即可获得激发制造业潜能的绝佳外部环境,可能这也是雷蒙多所主张的美“印太经济框架”的核心逻辑。



拜登

最近,美国准备向印度提供一揽子军事援助,以减少印度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

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考虑在“外国军事资助计划”框架下将5亿美元纳入该军事援助方案中。方案一旦实施,印度将成为该计划的最大接受方之一,仅次于以色列和埃及。

为了拉拢印度,拜登政府舍得花钱。

不过,想让印度减少对俄罗斯武器的依赖并非易事,也不是光靠砸钱就能解决的。对印度来说,左右逢源才是其逻辑底色,对于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印度虽然“以积极角度看待”,但在某些核心方面“有顾虑”。

中国也对美国的举动做出了回应。

近日,王毅外长同日本外相林芳正举行了视频会晤,就日美涉华消极动向表明立场。

在外交部网站发布的新闻中,这句话“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特别引人注目。

王毅

实际上,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能不能增光添彩,能不能挡,能不能帮,暂时还不好说。

要知道,地区国家大都是以农业和制造业为主的国家,他们都很关心加入框架之后,能否增加对美出口,但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文件后,却发现加入框架并不等于享受到美国开放国内市场、削减关税等优惠。

美国找了很多理由解释“印太经济框架”不是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对他来说,就是不敢碰这个核心问题。看来印度目前的“担忧”不无道理。

合作、互利、共赢是人们的共同期待。美国为了一己私利而形成“小圈子”,显然与这种愿望相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104714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5
下一篇 2022-08-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