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以及风俗

端午节的来历以及风俗,第1张

端午节的由来风俗 端午节来历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不忍抛弃祖国,在汨罗江边投下巨石,于5月5日死去。屈原死后,人民非常悲伤,他们把饭团扔到河里,以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此后,每年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

在端午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端午节习俗。最常见的习俗是吃粽子和喝雄黄酒。在中国南方,也将举行龙舟比赛。江浙一带端午节有吃黄瓜、鳗鱼、黄花鱼、咸鸭蛋黄和雄黄酒“黄武”的习俗。在中国台湾省,人们在端午节吃一种叫做煎饺的食物。端午节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庆祝端午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86516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3
下一篇 2022-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