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白芨种植技术

种植白芨种植技术,第1张

白芨种植 白芨怎么种植

种植白芨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它通常用于植物繁殖。种植时要蘸适量草木灰,种植深度3-5cm。倒些水在上面,盖上稻草,保持湿润。当种植的白芨长出幼苗时,应尽快清除杂草。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一次。一般种植后2个月开花。开花后至8月中旬,施一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白芨为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株高16-60cm。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缅甸北部。叶片窄而圆或披针形,基部窄成鞘状,托住茎。花序成花,芽长圆形披针形,开花时常落;大的、紫红色或粉红色的花;萼片和花瓣几乎等长,窄而圆,花瓣比萼片略宽;唇瓣略短于萼片和花瓣,倒卵状椭圆形,白色有紫红色和紫色脉;从基部延伸至顶部附近的中部裂片,雌蕊柱状,狭翅,稍拱起。四月至五月开花。

白芨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在北京和天津都有栽培。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00-3200m的常绿阔叶林下,树下或针叶林下,路旁草丛中或石缝中。

白芨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色、白色、蓝色、黄色、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也可点缀在阴凉的花台、花境或庭院的某个角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8444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2
下一篇 2022-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