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低温补贴是哪几个月

国家规定低温补贴是哪几个月,第1张

哪些省份会发放低温津贴?低温津贴的标准是什么?

2021年第一波寒潮来袭时,全国多个省份出现明显降温,夏季高温补贴,冬季低温补贴。但是很多省份还没有执行和发布标准,执行起来很难。低温补贴的标准是什么?下面介绍一下。

哪些省份会发放低温津贴?

1月7日6时,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降至-19.5℃,迎来1966年以来最冷的一个早晨,多地气温也创下新低。出门取快递要做一些心理建设 直到寒冷的时候 很多工人还在坚守岗位,面对寒潮。为了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防疫人员、交警等工作人员长期在户外工作。在零下十几度的极端低温下,即使有 厚手套+羽绒服+棉靴 全副武装,时不时会有一种被冻透的感觉。

长期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可能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还可能诱发缺血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天气 冻结 实际上,户外工作者的劳动权益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进一步完善低温津贴制度,是对户外劳动者特殊贡献的基本尊重。我国国家标准《低温作业分类》规定,工作场所平均温度等于或低于5摄氏度的作业为低温作业。虽然我国《最低工资规定》明确提出了低温津贴,但在各地的实施中,主要还是由企业来决定是否发放以及发放的数额,缺乏细化的要求和强制性。许多工人甚至表示,他们从未听说过低温津贴。对此,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让用人单位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不要让低温津贴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去年,上海市总工会就建立低温津贴制度进行了网上调查,有7000多名职工参与。数据显示,84%的受访员工从未听说过低温津贴。

据了解,低温津贴的实施政策并不完善,在国家层面2004年3月实施的《最低工资规定》中也只是顺带提及。指出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条件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扣除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条件下的津贴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地方上,据中新经纬客户端不完全统计,北京、宁夏、湖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等地在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时也顺便提到了低温津贴。以上省份均表示,最低工资标准不包括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条件下的津贴。

但上述省份,除内蒙古外,均未对低温津贴的条件和金额标准做出详细规定。2013年,内蒙古制定了高温寒冷天气户外作业高温寒冷岗位津贴发放标准。根据标准,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25℃以下寒冷天气户外工作4小时以上(含4小时),劳动者可领取230元/月的冷岗位津贴。然而,有媒体采访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一名环卫工人,该工人却表示没有领取过低温津贴。

低温津贴的标准是什么?

专家:可以根据不同工种制定不同的标准

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下工作可能会损害你的健康。为什么低温津贴不能落实?此前,经济日报和新华社都对此进行了评论。

《经济日报》指出,一方面,由于南北温差大,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补贴标准,低温津贴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出台的相关规定是鼓励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强制性约束,是用人单位自愿出台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低温津贴就成了凝固在窗户上的冰花。看起来很美,但真正落地很难。

新华评论指出,综合分析近年来各行各业的情况,只有这些情况:一是法律法规不够细化,执行没有着落;第二,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一;第三,监管不到位,全靠企业自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张志新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指出,低温津贴,本质上是给劳动者一些额外的保护,原则上是正当的。

那么应该如何制定低温津贴的补贴标准呢?殷敏智库宏观区域研究团队负责人应文茜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可以根据不同工种制定不同标准,也可以根据努力程度制定不同标准。

张志新不建议全国统一立法。

他指出:一是与各地情况的多样性或差异性不符;第二,地方政府的财力不同。在综合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因地制宜对环卫工人等艰苦特殊岗位给予补贴;第三,可以将高低温纳入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增加应急物资储备,多做未雨绸缪的事情。有时候可能比给补贴更好或者更有必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8305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21
下一篇 2022-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