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龙的形状和特点

翼龙的形状和特点,第1张

翼龙的外形特点 带你了解天上飞的恐龙的特点

1.有些翼龙和普通鸟类一样大,有些可以长到小飞机那么大。最大的翼龙翼长39英尺(12米)。

2.支撑翼龙飞行的翼膜结构与后来能飞的脊椎动物鸟类和蝙蝠的翼结构完全不同。翼龙是由皮肤膜组成的翅膀,皮肤膜是由皮肤、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组成的膜,从胸部延伸到极长的第四指。用其他趾骨支撑薄膜。翼龙的膜只附着在一根细长的手指(第4指)上,沿着身体的侧面向后延伸到膝盖;在脖子和“手臂”之间有一层额外的皮肤薄膜。前面三个趾骨是爪状细长钩。它的膜似乎已经完全适应了飞行和滑翔,但它不像蝙蝠的膜或鸟类的翅膀那样灵活和脆弱。身体强壮,后腿又长又细。它的构造说明它不适合垂直运动或休息,休息时被后腿吊着。在飞行中,颈部似乎是直立的,与头部成直角并向前。头骨轻而结实,大部分骨头融合在一起;有细长的嘴;像许多鸟类一样,大眼睛由位于其四壁的一系列骨板(巩膜环)加强。

3.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根据化石建立了翼龙大脑的三维图像。图像显示,翼龙的小脑叶相当发达,占脑质量的7.5%,是已知脊椎动物中比例最高的。相比之下,飞鸟的小脑叶只占其大脑质量的1%至2%。

4.最大的翼龙是风神翼龙(风神翼龙)。展开的翅膀有11~15米长,相当于一架飞机的大小。最小的树栖翼龙化石,隐士森林翼龙,翅膀展开只有25厘米,和燕子差不多大。

5.翼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爬行动物,具有独特的骨骼结构特征。

6.翼龙的前肢高度退化,第4指拉长变粗成为飞翼指。它由四个翼趾骨组成,前端没有爪子。它与前肢一起形成了坚实的飞翼前缘,支撑并连接着身体的侧部和后肢的膜,形成了能飞并具有类似鸟类翅膀的翼膜。翼龙的手腕发育出独特的翼骨向前延伸至肩部,支撑着翼膜。第一至第三指长在翼膜外侧成为钩状爪,第五指退化消失。虽然和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但翼龙不是恐龙;它们是在进化树的一个独特分支中形成的。翼龙是一种飞上蓝天的爬行动物,有时会被误认为是“会飞的恐龙”。翼龙起源于约2.15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灭绝。当恐龙统治着陆区时,翼龙控制天空空。

7.翼龙的个体大小和形状差异很大。最大的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的翼龙化石。其机翼展开约16m,宽度比F-16战斗机长1.5m左右。较小的那个形状像麻雀。翼龙有两种。早期的喙嘴恐龙比较原始,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尾巴很长。晚期翼龙主要生活在白垩纪,尾巴较短,甚至消失。

8.在中国晚中生代地层中发现了较为完整的蛙科化石“宁城热河翼龙”。化石骨架保存完好,全身的翼状胬肉、多毛的皮肤衍生物、鳍状肢都保存得很清楚。这一化石的发现,使古生物学家对翼龙“毛发”的结构和分布以及翼龙翼膜的形态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提出翼龙的“毛发”可能与毛茸茸恐龙的原始羽毛同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7250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4
下一篇 2022-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