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句法是什么意思

对句法是什么意思,第1张

句对句是指单句中某些成分的呼应。实际上,这种呼应关系不属于对偶范畴,只是一种一般的修辞方法。这种对应经常用在诗词对联的句子和对句中。比如白居易的《送禅大师魏道光》:

东流西流,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后台见,上界铃响下界。

其中,每副对联的句子都是对偶句。而且每句话里都有对应的成分。第一句:“东江水”对“西涧水”。第二句:“南山云”对“北山云”。第三句:“前台”对“后台”。第四句:“上界”对“下界”。

因此,句对句对,也称为自对对,或当句对,是指一个句子中的某些词是自对的。例如,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引用了李义山的诗:

平阳与兰相连,与瓦罕宫相连。

池中光线不定,花乱了,太阳开始露干。

但是,我感觉蜜蜂在围着蝴蝶跳舞,我怕孤凤与凤凰分离。

三山远三星转,紫府天阔。

诗中很多句子是对立的,如第二句中的“秦楼”对“汉宫”,“瓦”对“潘”;第五句“游泳的蜜蜂”对“跳舞的蝴蝶”;《孤凤》对第六句的《李鸾》,等等。

王力在论述汉语诗歌节奏中的“自对齐”时,把句子对齐分为两种情况,非常笼统:

(1)既是正确的,又是相对的。比如白居易的《小官上任三把火之书》告诉你,通州之事令人失望,但原因有四:

人口稀少,医生很少,

夏季,疟疾在干燥的秋霖很常见。

在上联,人的短缺与土地的偏远有关,夏旱与秋霖有关,治愈与女巫有关,疟疾与疟疾有关,短缺与富足有关。句子是自正的,句子是相对的。

(2)句子是自我正确的,而另一句不是相对的。比如白居易的《代春赠言》:

山清水亮,

辛夷白中带黄柳。

在上联中学,“山土青兰”与“水照”相对,“花变灰”与“柳梢变黄”相对,但句句对句都不正确。又如白居易的《送石去黔南》:

能喝好老萧郎,

如浮云霜鬓。

对联中,“文能”意为“好喝”,“身如云”意为“鬓如霜”。注意,句子中的自对齐可以避免同一个单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71198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