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余华《活着》的哲理意蕴

论余华《活着》的哲理意蕴,第1张

所有人都让开,让我来!

我的毕业论文是写活着

说实话,虽然当时论文写完了,但是现在完全看不懂!

十几年来,每当我遇到困难,我就拿起《活着》再读一遍。半天时间不够看。然后我就能重获活着的力量。

最后一次看,不是在我遇到麻烦的时候,而是在我心安的时候。这一次,我读了余华的序言,每次再版的序言。

然后,我之前的理解根本不是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每个人都是作品的再创造者,可以读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我,似乎在某个时候和作者有过一次对话,了解了他的想法和困难。

人们曲解了“活着”。作者解释累了,他很痛苦。

基于我多年的心理学学习,我在重读《活着》时终于尊重了原著的写作哲学。

说了半天,还是说“活”吧。简而言之:

家庭成员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傅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命运的打击。活着就是活着本身。不要给他附加任何道德、伦理、性的东西。没有自我安慰,自我救赎,没有希望,什么都没有,但是明天的眼睛会睁开,早晨会破晓,肚子会饿,食物会吃,工作会做,如此而已。

埋下头,像每天太阳升起一样生活。傅也是。如果财富来到你面前,你问他,他也会这样回答。

这可以从作家余华作品的叙事基调中看出:当作者在一次旅行中遇到傅贵时,他以幽默和旺盛的精力讲述了他的一生。他没有表现出痛苦,而是专注于发生的事情以及他和家人之间的爱。他很高兴回忆和重温那些家庭成员的爱。

从心理角度看,余华在写作时是高度同情傅贵的。他依恋主人公,致力于表达、爱和美。

而整个世界都读出了悲伤和难过。

所以余华每次再版,都在序言里反复说明。这需要很长时间,我想我已经厌倦了。

而我,幸运的是,在文学和心理学的熏陶下,在生活的暴击下,终于理解了余华先生,并将永远和他站在一起。

啥也不说,一句话:让我闭嘴,一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70918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3
下一篇 2022-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