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后传是金庸写的吗

倚天屠龙记后传是金庸写的吗,第1张

门罗居士为你解读金庸武侠。

《倚天屠龙记》前两章是襄阳之战三年后。蒙古三年不南下,天下太平。于是,郭襄便有闲功夫四处寻找杨过的踪迹。这一天,她去了少石山,见到了何祖道,又在少林寺外见到了张君宝。在那之后,郭襄和张君宝有了一次冒险。在觉远大师弥留之际,他们每人背诵了一些《九阳真镜》的经文。

读者看到这里,一定会以为《屠龙记》的主角是张君宝和郭襄。

不料第三章,正是张三丰九十大寿。七十多年过去了。一眨眼的功夫。

那么,金庸为什么不描写这70年来发生的故事呢?此事与《宽恕三部曲》中的“宽恕”二字有关。众所周知,《神雕侠侣》《神雕侠侣》《屠龙记》被称为神雕三部曲,因为这三部小说由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相连,两条线索都与神雕密切相关。所以这三部小说合称为射雕三部曲。

这条亮线是神雕侠侣郭靖。

当年在蒙古大漠,郭靖一箭射中两只鹰,所以郭靖是射鹰英雄。这三部曲都和郭靖有关:《射雕英雄传》讲述了郭靖从一个傻小子被称为一代英雄的故事,不言而喻;《神雕侠侣》的背景是郭靖、黄蓉坚守襄阳城,与金轮王为首的蒙古军队、蒙古高手作战。《倚天屠龙记》中虽然没有出现郭靖,但片头中的倚天屠龙刀和倚天屠龙刀都是郭靖和黄蓉所铸,其中蕴含着郭靖的武功秘笈和兵法。这部小说的主题情节围绕着倚天剑和屠龙道展开,从抢夺屠龙道开始,以屠龙道和倚天剑的出现结束。

拍摄三部曲的暗线是另一个只知道弯弓拍大雕的人——成吉思汗。

说起射雕,相信大家都会想到成吉思汗,因为一位伟人在《园中春雪》中写过一句名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知弯弓射大雕。”台湾省引进《射雕英雄传》的时候,不得不把片名改成《大漠英雄传》。也是因为台湾当局害怕人们从“神鹰”一词联想到伟人秦薛。

在书中,成吉思汗还拍摄并雕刻了:

铁木真微微一笑,弯弓用力,落地的箭嗖的一声,飞来的箭如电,穿进了黑鹰的身体,众人齐声欢呼起来。所以射雕影射的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祖先,所以射雕三部曲的暗线是蒙元历史。

金庸的武侠小说往往与历史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射雕三部曲。在《射雕英雄传》的附录中,金庸写了一篇长文《成吉思汗家族》,证明了他对历史的兴趣。

《射雕英雄传》不仅描述了郭靖,还描述了蒙古的崛起,以及蒙古人西征灭金的历史。最后蒙古人想进攻宋朝,但是因为成吉思汗的死而放弃了。

《射雕英雄传》主要描写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但以蒙古两次攻宋为背景。

《倚天屠龙记》讲述了蒙古元朝灭亡前夕的故事。最后在武穆遗书的帮助下,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推翻了元朝,把蒙古人赶回了长城。

金庸要想写出从《射雕英雄传》到《屠龙记》这70多年的故事,不仅要写出郭襄和张君宝的江湖故事,还要写出孟渊的历史。然而,这段历史是一部汉族人的悲情与泪水的历史。

173年,元军攻破襄阳城。

公元176年,蒙攻破临安城,俘虏了年仅5岁的宋公宗。赵霁的两个弟弟赵敏和赵敏在大臣们的保护下逃出了临安。

179年,宋军与蒙古军在雅山展开大规模海战,史称雅山海战。当宋军全军覆没时,卢秀福背着年幼的皇帝赵敏投海自尽。众多忠臣跟随,数百军民跳海殉难。从此,宋朝灭亡了。

如果金庸写这段历史,故事的背景颜色会比较暗淡,读起来会很悲伤压抑。武侠小说叫“成人童话”是为了满足读者的幻想,基调不能这么灰暗。

所以金庸写不出孟渊灭宋的历史。他只能大笔一挥把时间推到70多年后,跳过那段惨痛的历史。

万事皆有因,梦如露珠。我是和尚门罗,为你讲解金庸武侠。欢迎关注并阅读系列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7075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