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的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第1张

从广义上讲,“春节”在中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是商朝就有的习俗。但狭义或准确意义上的春节诞生于汉代,全国采用“夏历”作为国历是春节最早的形式。那么问题来了,一千多年的间隔怎么了?

我们得从春节最原始的形式说起。

最早的时候,春节是人们在收割庄稼后向天、地、祖先献祭的活动之一。随着时间的发展,祭祀活动成为固定的节日,时间因朝代不同,使用的历法不同而不同。比如先秦时期,一月是夏朝的正月,十二月是商朝的正月,十一月是周朝的正月,十月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正月。而这一天不叫春节,而是最后一天,第一天,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大年初一。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代,汉武帝改变了太初历,然后开始使用夏历(何时使用不再考究),规定一年为十二个月,以一(正)月为一年的开始。这时,中国人在正月庆祝“新年”。而夏历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农历,所以在这里大家就会明白,春节的开始是随着历法的变化而变化的。虽然历史中期也经历过其他历法,但夏历(农历、阴历)最终还是流传下来了。

民国以后,虽然我们引入了西方的公历,但“春节”还是以夏历为基础的。

这里有个有趣的事情。在清朝,“春节”被称为元旦,但公历引入后,每年都有两个元旦,不是吗?于是公历新年改为“大年初一”,夏季新年有“春节”二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70635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