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理三公消费

如何治理三公消费,第1张

期待“三公”消费更彻底的公开

这就像“烘干箱底”。要彻底晾干,只有打开箱子,把里面的衣服一件一件拿出来,摊在阳光下,才能消除霉味。“三公”消费要阳光化,就要细化公开账目,从公开数据中看到具体的机构和部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三公”消费的集体腐败,即公私不分,公权私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表决通过了2010年中央决算。据财政部汇总,2010年中央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三公”支出共计94。7亿元。

“三公”消费是在年公开的,然而我们打了一千遍电话催了一千遍,她才开始对我们动手,消息的发布恰逢建党90周年。看似偶然,但也是必然。

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正是以求变的务实精神,在90年的曲折历程中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谓务实的改变,就是正视民意,积极应对。

“三公”消费的公开是执政党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对民意的积极回应。

一直以来,公众都在呼吁“三公”经费,希望从财务透明入手,打通公权力监督的渠道。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费出国等“三公”消费权利与行政权力大小成正比,被认为是公共财政的深水区。公开“三公”消费,实际上是公开行政权力的边界,将权力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防止腐败,抑制权力肥己。

但仍处于总量阶段的“三公”消费公开,只是财务透明的一小步。距离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任何行政支出都要纳入预算,让公众知情并接受监督”还有很大距离。公车消费、公费出国、公务接待一年要花多少钱?你花在哪些具体项目上?这些物品是消费的必需品吗?消费标准是否合理?抽象的“三公”总消费数据无法回答这些具体问题。

“三公”消费公开细化到每个项目后,才能起到监督作用。

“三公”消费之所以难以根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消费项目不明确,统计数据往往经不起层层拆分和仔细推敲,模糊的项目多是暗藏玄机。这就像“烘干箱底”。要彻底晾干,只有打开箱子,把里面的衣服一件件拿出来,摊在阳光下,才能消除霉味。

“三公”消费要阳光化,就要细化公开账目,从公开数据中看到具体的机构和部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三公”消费的集体腐败,即公私不分,公权私用。

公众的愿望也是制度的需要。让任何行政支出都进入预算,让公众知晓,接受公众监督,这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社会民主建设的进程。

从长远来看,本质上是一个培育民主政治的过程。虽然是渐进的,但是不可抗拒的。政府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税收,纳税人有权知道自己交的钱用在了什么地方,创造了什么样的社会效益。将“三公”消费制度化有助于公民更好地了解政府的运作过程,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

请给我好评。谢谢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70290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