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珊瑚为什么值钱

古代珊瑚为什么值钱,第1张

中国人偏爱红色,常常把它与火的颜色和太阳的颜色联系在一起。中国古代器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红珊瑚,色彩斑斓而不妖,温润夺目。红珊瑚是一种红色的有机宝石,因为产于海洋,不易采集,所以自古以来就弥足珍贵。因此,历史上的红珊瑚制品大多集中在宫廷中,被称为“珊瑚五彩斑斓”。

秦汉宫殿中的红珊瑚

说起历代宫廷收藏的红珊瑚,恐怕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据辛《西京杂记》记载,汉宫草塘里有一棵珊瑚树。“高一尺,低二尺,一书四百六十二篇。是南越国王赵佗赠送的,他的名字叫烽火台树。晚上,现场总是在燃烧。”

从“灯塔树”和“永远燃烧”来看,它应该是一棵红珊瑚树,高约277厘米——这是一种罕见的大小,但不一定是一棵精确的树。供奉珊瑚树的赵佗,原是秦朝大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赵佗平定岭南地区的百越土地。秦死后,赵佗成为南越国王。估计这种珊瑚树是赵佗平定岭南后献给秦始皇的。

镀银珍珠和珍珠流苏部分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汉高祖进咸阳时,在宫里看到这件稀世珍宝,就放在汉宫的草塘里。西汉以后就消失了。至少在汉代的考古发掘中,没有这种红珊瑚的踪迹。但文献记载的汉代宫廷珍品中不乏红珊瑚,如西汉的《赋·上林》:“蔷薇绿,珊瑚繁。班固《两都赋》:“翡翠满火,流有英,珊瑚青树,周阿生。都描绘了汉宫上林苑五彩斑斓的红珊瑚。

珊瑚争财史上最著名的一个关于珊瑚的故事,发生在西晋。《晋书》卷三十三《列传三》记载,晋武帝的叔父王锴和三七经常侍奉石崇争权夺利。汉武帝每次都帮助王锴,有一次把它送给宫中的珊瑚树,那珊瑚“高二尺,枝繁福柯舒”,举世无双。凯示敬,崇以铁击之,当以手断之。凯为自己感到难过,但也认为他是嫉妒自己。他的声音很严厉,他说:“如果你还不够恨我,我今天就报复你。”是关于珊瑚树的。有六七种植物有三四英尺高。他们又干又俗,又荣。像凯碧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凯害怕失去自我。”至此,王锴不再与石崇争夺财富。

这里,晋武帝把藏在宫中的两尺高的珊瑚送给了王锴,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但石冲有很多两尺多高的红珊瑚树,甚至有六七棵两倍高的红珊瑚树。用来炫富的稀有红珊瑚,在西晋已成为皇族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作者:徐琳(故宫博物院文物部研究馆员)

原文来源:故宫,2018年1月,明清宫廷红珊瑚

(由于篇幅限制,原文已被删除)

故宫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了解更多艺术推广和艺术收藏,请关注官方微信【文藏】微信官方账号微博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999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