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超以骁勇善战著称,甲午战争中为何要弃城而逃?

叶志超以骁勇善战著称,甲午战争中为何要弃城而逃?,第1张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叶志超的勇敢,和淮军一样,是打怪兽的勇敢。

叶志超是围剿军的明星。

念军是个什么样的人?

充其量是四处流窜的农民军;最不济也就是个到处跑的土匪。

捻军其实就是一种土匪,无论是武器装备、军官素质、士兵斗志、战略战术,都无法与正规军相比。

捻军几乎所有的胜利都是利用了僧格林沁等轻敌的机会,集中绝对优势进行伏击作战。

如果真刀真枪正面作战,捻军根本不是湘军和淮军的对手,甚至可以说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军队。

以淮军为例。后期装备了大量先进武器,包括西方新式火炮。

然而,捻军仍在用冷兵器和土枪作战。

所以,在这种势力被打败的情况下,取得辉煌的胜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除了与捻军作战,叶志超还在热河朝阳金田剿灭道教。

金天道比年君弱,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叶志超从来没有遇到过比自己更强的对手。

莎莎突然想起小时候看过的漫画《北斗星拳》。拳四郎在修罗中被排名第一的罗江佳欧击败。

第二场比赛,拳击四郎轻松战胜加拿大。

为什么?全四郎说得很清楚:嘉欧从来没有遇到过比自己更强的对手,根本不知道如何与强手对抗,所以才会输。

叶志超也是如此。

平壤之战,叶志超遇到比自己强的日军(其实强的不多),立马慌了。

事实上,叶志超的清军早在平壤之前就已经在雅山与日军作战了。

当时清军害怕日军的凶猛和顽强,认为日军和捻军、太平军不是一回事。

在这里,叶志超虽然谎报战果,声称自己的部队大获全胜,但伤亡人数只有日寇的十分之一。

其实他当然知道日军很难对付。

在被任命为朝鲜总司令时,叶志超阿巴拉尔多次以生病为由拒绝就职,甚至要求回国养病。

恐惧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抗争也没有用。

清军一万三千人,日军一万六千人。当时日军的火炮比较多,有60门炮,火炮火力也比较准。

众所周知,清军大将左在宣武门被炮弹击中身亡。

叶志超有40门炮,但火炮质量差,因为狂轰滥炸,很难命中目标。

此外,日军的武器装备与清军大致相同,但日军勇敢顽强,敢于冒着清军的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在激烈的战斗中,像第9旅旅长少将岛义正这样的军官冲到了前线,中弹受伤。

但清军士气低落,如同雇佣兵。他们只是远距离射击,当日军突破到比较近的距离时,清军立刻放弃阵地逃跑,不敢近距离作战,因为太危险了。

就具体作战而言,清军仍然坚持淮军对付太平军的老套路,到处修筑简易掩体,以绝对防御为主。

但是太平军没有先进的武器,而日军有很多大炮。

最后这些不那么坚固的碉堡成了清军的活棺材,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更重要的是,日军四路猛攻,清军抵挡不住。仅仅一天就被打败了。

叶志超也被日军凶猛的攻势吓坏了,认为战争注定要失败。

清军伤亡不大时,叶志超放弃抵抗,命令全军从一座城门撤退。

日军伤亡和清军差不多,准备强攻。结果叶志超逃跑了,马上伏击撤退路线上的主力,猛烈进攻。

撤退途中,清军无法抵抗。一时间伤亡巨大,仅城门附近就有2000多人伤亡。

与此同时,清军几乎留下了所有的武器装备和辎重。

日军缴获大小枪支40支,枪支10000余支,大获全胜。

平壤之战前后只有两天,清军大败。

如果平壤的惨败还是敌我实力差距,叶志超也无能为力。

但关键是,从平壤到鸭绿江有500英里。这是朝鲜北部的山区,最适合防御作战。

当年志愿军就是在这里,通过一战、二战、三战,重创美韩联军,后者狼狈逃回韩国,甚至放弃了首尔。

如果叶志超在平壤北部设置防线,至少可以在朝鲜打一段时间,这样东北就安全了。

但叶志超不敢停止抵抗,而是一路逃亡,跑了500里,逃回鸭绿江对岸,彻底抛弃了朝鲜。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叶志超本人先逃,没有组织部队有序撤退,清军秩序混乱。

回来的路上,连口粮都没有的清军开始武力抢劫朝鲜农民,引起朝鲜人的愤怒和怨恨,与失去所有民心的清军反目成仇。

叶志超不被砍头也是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9956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2
下一篇 2022-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