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文学成就

《巴黎圣母院》的文学成就,第1张

作为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获得了极大的好评。但是巴黎圣母院因为出现在高中国学经典介绍中而受到更多的关注,也因为最近巴黎圣母院的大火,更多的人开始追忆巴黎圣母院。不过比起雨果28岁写的花了半年时间的《巴黎圣母院》,我觉得。

一、内容主题

巴黎圣母院讴歌了一段美好而浪漫的爱情。丑陋的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和美丽的姑娘爱斯梅拉达,在美丑的强烈对比中,展现了《创世纪》中最纯洁真挚的爱情。卡西莫多为了给他心爱的姑娘埃斯梅拉达报仇,把他视为信仰的支柱,把克罗主教推下了钟楼。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爱情,关于女孩的错心,关于敲钟人的过去。毫无疑问,爱永远是所有因素中最感人的,它也通过表达这种纯情揭露了更多诸如宗教虚伪、共谋利益等。

《悲惨世界》名字写的是“惨”字,其实写的是人性的光辉。从一个微小的点切入,才发现他已经包含了一切。Generate的生活,通过里面的各种人物来解读,充满了纯粹的力量,如冉阿让、沙威、芳汀、珂赛特等。,他们都在悲惨的境遇中寻找希望,最终获得光明。人性纯洁善良,会一起走向幸福,但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相比巴黎圣母院的浪漫之美,类似古希腊悲剧赋予的崇高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悲惨世界》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毕竟人要活在现实中。

第二,人物塑造

在《巴黎圣母院》中,反抗者吉普赛女人埃斯梅拉达和面目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书中要塑造的关键人物。她们的品质是一致的,忠贞的,纯洁的,而克劳德和菲比都是以虚伪的姿态出现的。虽然雨果是想突出他的美丑对比原则,但是这两个人物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而且作为主角,他们的性格都太单一了。

《悲惨世界》大多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发展。至于主人公冉阿让,他是一切矛盾的交汇点,他有一种矛盾的气质。也许最初的那个有很多缺点和缺陷,但他的每一次选择都见证了他在困难越来越多的考验中逐渐升华,直到最后的路是最神圣的。读者在观看他自我净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这种向上的精神。不像主教米利暗一直是圣洁的代名词,他是一步一步走向神坛的。这种表达方式才能真实地表达出文学净化人心的力量。冉阿让的形象也从最初的怜悯变成了最后的钦佩。一个从阴影中走出来,沐浴在光明中的人,远比一开始就活在光明中的人更神奇。

总而言之,《悲惨世界》在政治、文化、历史等各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圣母院》,其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中国对文学价值的评价几乎在于他的思想感情,所以综上所述,《悲惨世界》更胜一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901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1
下一篇 2022-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