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专供款可以买吗

杨若兮连奕名2022-07-10  22

肯定是个坑!

昨天,据《工人日报》报道,北京市民郭女士向消费者协会反映,她在某电商网站上以实体店价格的7折购买了某品牌保暖内衣。收到货后,她发现产品质量和实体店相差很大。经过对比,她发现自己内衣的羊绒含量只有30%,而实体店的羊绒含量是70%。

起初,郭女士选择购买这款保暖内衣是因为这是某电商网站的促销商品,价格便宜。与商家协商时,商家告知是促销商品,是“电商专供”,这样会打7折。但事实是,商家在产品介绍中并没有说明产品与实体店的区别,导致郭女士误以为产品与实体店一致。

除了上述案例,市民万女士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去年8月,万女士在一家网上旗舰店购买了一台料理机。实体店卖400多元,电商只卖300元。

购买时客服称是“电商特价”,所以价格才这么低。万女士信以为真,以为真的是互联网特供才给这么优惠。没想到收到货后,“电商特供”料理机的机身竟然是PP塑料,而实体店是不锈钢的,刀头也没有实体店的厚。虽然不影响使用,但质量差别很大,万女士极为恼火。

同一个厂家生产,为什么价格差别这么大?

上述类似案例近年来频频出现。记者调查后发现,很多“电商专供”确实是同一厂家生产的。但是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为了抢占市场,很多品牌都打通了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

为了保证销量和线上线下渠道的生态平衡,不同销售渠道的利润相互竞争,满足互联网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很多厂商通过偷工减料、换料等方式,生产出一些残次品作为“电商专属”来降低成本。

因为“电商专供”的商品在网上销售,看不到实物,消费者不仔细研究根本分辨不出来;所以很多商家利用这一点,搞“线上线下两张脸”,把“电商专供”的钱和普通商品混在一起卖。很多消费者往往因为不注意而“套路”。

那么,消费者的知情权在哪里?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在销售商品时应当享有知情权,商家应当如实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等相关信息。"

根据上述案例,电商专门供应同一厂家生产,但质量与实体店不同的商品。商家应该主动向消费者表达产品差异。否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涉嫌欺诈。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向消费者权益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背后思考

其实大家都知道“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低价商品,面对店家轰炸的糖衣炮弹,难免一时兴起选择了。结果因为自己的贪婪,得到了劣质产品。很多人可能承受不了,有的人会给商家一段时间的差评。但是有什么用呢?最终,损失的是消费者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消费者有错吗?大家都想买到便宜的商品,大家都想省钱,所以这些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些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在科技金融的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创新的引领者,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国实体经济带来了机遇。然而,随着互联网电商的日益增多,在巨额财富的诱惑下,抢占市场和流量竞争逐渐成为其发展的根本。盲目的技术升级改造虽然给消费者带来了极致的购物体验,但也带来了很多诟病,比如市场监管、售后等。这是电商需要注意的问题。不要盲目追求发展。名声一旦没了,也就没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6724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