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演员为什么晚年凄凉

香港演员为什么晚年凄凉,第1张

香港电影的衰落始于2000年以后。

前一段时间,东升义承认古天乐是香港唯一的演员

还可以统计指数。香港真的没有40岁以下的著名演员。

谢霆锋曾经是一名厨师,但现在他迷上了烹饪,因为他无所事事。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向市场要作品了。

其实不是香港真的没有年轻演员,而是能撑起一部电影票房的年轻演员太少了,真的没有年轻演员了。

经常看电影的人都知道,目前香港的电影圈基本上都是周润发、刘德华、郭富城这样的60多岁的老人。周星驰退出演员圈,全身心投入做导演,但速度太慢,需要等待。

他们现在红,不是因为演技提高了,而是因为二三十年前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积累的人气和形象。一旦他们坐吃山空空,或者年纪大了,完全可以预见他们会被资本抛弃。

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一年能拍400多部。但是香港没有一所与表演相关的专业学校。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很多我们熟悉的香港演员都在无线演员班培训了半年,开始在片场跑龙圈,一步一步磨出来的。

没有专业的训练和理论的支撑,连基本台词都可能会不及格,很多人也会成为明星。怎么会有人静下心来学习表演的知识?

能成名的演员要么有真正的演技天赋,比如周星驰,梁家辉,梁朝伟,要么就是靠烂片或者小角色一步步出人头地。比如刘德华。

他们赶上了好时代,拍了那么多电影,有那么多角色让他们练习,增长演技。他们可以从路人变成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电影赢家。

如今香港电影风光不再,产量直线下降,每年不到30部。年轻演员哪里有那么多机会练手,增长演技?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后备人才,没有培养实用人才的环境,一个青年演员如何脱颖而出?

第二个原因是港片不再受资本青睐。

香港电影再好,香港也只有760多万人。除了没上过幼儿园,去过养老院的,香港电影的观众真的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香港以前票房很高,不是本地票房,而是台湾省、东南亚等地的总票房。过去香港电影的投资主要来自台湾省。

王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从周星驰拍摄《济公》后,台省资本就停止了对香港电影的投资,香港电影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发展,一大批内地演员和导演成长起来,制作的电影票房越来越高,内地人口庞大。所以从2000年开始,内地电影就把香港电影远远甩在了后面。

没有资金投入,意味着电影行业产出少,机会少,收入低。如何才能吸引年轻人?

所以有眼光有脑子的香港演员和导演早就北上发展了。早点来,就算你以前是香港很穷的十八线演员,甚至是已经不流行很多年的演员,也比你在香港赚的多。

前几天有消息说横店成了香港过时演员的养老院。黄一山、梁小龙、黄一飞...很长一段时间在香港没有戏可拍,现在内地有很多电影约拍。

当然还有刘德华、古天乐等人,他们致力于拍摄纯粹的港片,坚守着港片最后的尊严。但是真的没用。投资方均来自内地,发行方为内地公司,票房主要来自内地。

这种坚持不会长久,也没有太大意义。不会有香港电影,大陆电影,只有中国电影。成龙在很多年前就看到了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香港怎么会有优秀的演员呢?就算有,也是凤毛麟角,对香港电影的大局没有什么帮助。

在香港电影辉煌的时候,一些著名演员一天赶好几个片场拍电影是常事。那样的电影质量如何?什么表现得像那样?

当时有很多优秀的青年演员。一旦竞争来了,观众就不好糊弄了,要求变高了,这样的演员必然会被淘汰。

顺带一提,成龙曾经说过,内地演员、导演在内地可以赚几十亿票房,但是他们的作品出不去,在国外不被认可,没有市场。

比如吴京的《战狼2》,国内票房近60亿,从未被超越,但国外票房真的很惨。

王晶在拍电影的时候,一夫一定是港产演员,因为他也知道大陆演员在国外没有票房号召力。

中国电影任重道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721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