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的哪部作品代表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

雨果的哪部作品代表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第1张

1830年2月25日,浪漫主义最伟大的代表雨果,法国文学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天,巴黎的法兰西剧院上演了雨果的诗体剧《奥纳尼》。观众有的欢呼,有的嘘嘘,一片混乱。原来雨果在剧中把亡命之徒埃尔纳尼写成了一个英雄,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暴君的强烈激情,得到了文学浪漫派的热烈支持,也遭到了古典派的强烈反对。在激烈的斗争中,《奥纳尼》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此,浪漫派占领了戏剧舞台,28岁的雨果也因此奠定了他在浪漫派的领军地位。

雨果1802年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他从小热爱诗歌,十三岁开始写作。他十六岁时,有一天中午路过法院前的广场,看见一个年轻女子被绑在一根木柱上,说她犯了“仆人偷窃罪”。刽子手烧红的烙铁用力压在她裸露的肩膀上,女人的尖叫成为雨果“心中永恒的呐喊”。从此,他“下定决心永远与法律的不良行为作斗争”。

雨果所有作品的核心是以仁为万能的人道主义。一方面表现了对下层社会贫困不幸者的同情,对社会不公的抱怨;另一方面表现出通过道德化消除社会苦难的幻想。

1831年,雨果出版了著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主角吉普赛女孩向往美好的生活,追求纯洁的爱情,却被卫兵玩弄和抛弃,被副主教追逐和陷害,最后作为女巫被判死刑。小说无情地揭露了封建贵族和宗教神职人员的虚伪和恶毒,歌颂了老百姓的高尚品质。

1851年底,雨果因反对路易·波拿巴政变被迫流亡十九年。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优秀的政治讽刺诗《惩罚集》、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微笑的人》。《悲惨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让因为偷了一块面包而被监禁了19年。出狱后,他受一个主教的影响,在一个小镇上设厂,关心穷人,乐善好施,但总是受到歧视和羞辱,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这部小说愤怒地谴责了资产阶级社会对穷人的迫害。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崩溃,雨果立即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巴黎公社失败后,他尽力保护受迫害的公社革命者。雨果晚年仍在紧张写作,重要作品有诗集《激烈的岁月》和小说《九三》。《93》的主人公是革命军的年轻指挥官。他擅自放走了鲍勃,因为反革命头目布朗纳克为救三个孩子献出了生命,却因违反革命法律被判死刑。被执行死刑时,他高喊“共和国万岁”,士兵们哭着求饶,执行法官当场开枪自杀。小说反映了雨果世界观的深刻矛盾。一方面肯定了法国大革命;另一方面,它认为革命专政是残酷和不人道的。

雨果不仅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最伟大代表,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雨果于1885年去世,法国为他举行了国葬。成千上万的巴黎人参加了葬礼。《悲惨世界》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小说的许多章节,如冉阿让的迫害经历,芳汀的悲惨命运,滑铁卢战役和1832年巴黎的街垒战,都相当真实。侦探沙威的形象除了最后一部《人性的复活》外,基本上是写实的。不过《悲惨世界》里的浪漫主义还是很有特色的。小说中对冉阿让、沙威、德纳第等一些人物的描写虽然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因素,但同时又都是不寻常的人物。如冉阿让的超人力量和惊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德纳第的许多恶行,都反映了这一特点。这些都是浪漫主义大师夸张手法的体现。

作者的浪漫主义手法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也很明显。作家试图将情节戏剧化,所以他写了许多“非同寻常”的事件。比如冉阿让为了救一个水兵,爬上了战舰阿里永号极高的横杆,纵身跳入大海。当珂赛特被警察追赶时,冉阿让跳进了高墙上的修道院,他遇到的人是受到他恩惠的割风爷爷。冉阿让在棺材里被抬出修道院,他从街垒里救出了马吕斯,他在巴黎水道上遇到的人正是德纳第,等等。,所有这些都很奇怪。但是,雨果并不是单纯地想用令人震惊的事件来鼓励读者的所见所闻,也不是想制造尖锐的矛盾和纠纷,而是想让小说的社会主题更加突出。

《悲惨世界》在风格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政治性。雨果试图把自己的作品变成一个社会论坛,所以他不断地亲自出来表达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试图从情感上影响读者,让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

小说的语言也表现出雨果的特点:高昂、激动、热情,经常使用多义词,充满隐喻,有些句子类似成语、谚语。这些特点使得这部小说的叙事具有崇高的史诗风格。

《悲惨世界》不仅在法国,而且在国外都受到高度赞扬。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这是当时法国最好的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7057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