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有什么不同答案

孔子和孟子有什么不同答案,第1张

孔子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老人。面对春秋时代的乱世,他老人家真的很想找到解决的办法,并为之奋斗。

孟子是一个势利、酸溜溜的人。他要的不是解决人间疾苦,而是做一个大官,然后贯彻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孔子有政治抱负,

孟子有政治野心。

孔子虽然酸,但本质上是个可爱的人。

孟子看似天真,实质上是个虚伪的人!

孔子牛逼,弟子三千,圣贤七十二。说白了,利用手下这些人,就是君主。

孟子好像只是随大流,天天赶着大车,不停地在各国间鬼混。瞎混能有什么结果?

无论世人如何批判和讽刺儒家思想中的政治理念,没有人否认《论语》中关于读书、读书、修身的观点没有错。《论语》的对象很广,有人民,有学生,有学者,有君主。

但是,孟子到了,都变成了政治诉求,针对的只有一个人,君主!其政治投机性可见一斑。

不同的是,孔子还懂得立规矩,聚民心,最后引起了齐国的忧虑,最后用美人计把孔子赶走了。而孟子除了“仁”之外,似乎拿不出什么实质性的意见,既不能实行,也不能受益。

孔子的思想至少可以部分实现,部分实施,而孟子的思想如果落地,就相当于寻死自杀。

所以,诸君高悬,轻轻放下孟子。享用美味佳肴,然后端茶送客。

与善于自嘲的孔子相比,孟子总是自我感觉良好。他看不上公孙衍和张仪,却能让国家富强。

但是孟子呢?认为仁是强大的。有了仁,即使手无寸铁,也能轻松碾压所有全副武装的大秦战士!

无敌?

仁无生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704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