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考博士难吗

硕士毕业考博士难吗,第1张

不知道是题主求考难还是读考难。然后我会告诉你一切。

1.博客难考吗?难!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机械工程专业,本科成绩名列专业前茅;硕士免试,硕士成绩在各专业中名列前茅。本硕获得国家奖学金。硕士期间发表论文5篇(英文2篇;都是一中或者导师,一中是我二中)。我没有选择留在中科院读博,因为我渐渐发现我不喜欢中科院的氛围,总觉得太压抑,还是喜欢大学的环境。

很难联系到导师。

从3月底开始准备。当初联系了一个985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由于这个学校的性质,各种信息都是保密的,网站上没有相关老师的个人信息,更没有邮箱。于是我以函授作者的身份到处寻找老师发表的论文,间接寻找老师的联系方式,几经周折,找到了与我研究方向相关的老师的邮箱。然后发完邮件,就是无尽的等待。等待真的太痛苦了。每天刷很多次邮件,等老师的回复,很焦虑。4月初,终于等到了回复,其中一个很肯定,另一个老师直接说学校今年不招生。联系学校招生办也得到了模棱两可的答复,说要等上级部门的批准。但是我真的很想去这个学校,所以我要硬着头皮,抱着冒险的心态开始复习。英语+两门没学过的专业课。说实话,复习很辛苦,但我还是坚持啃。6月份复习的时候,突然被告知学校今年不招生。这简直是晴天霹雳。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真的很沮丧,一瞬间没有动力。但是,除了联系另一所学校,别无选择。毕竟不能和政策比。

我调整了心态,结合自己硕士的研究方向,开始联系其他大学的相关博士生导师,但是得到的回应都不是特别理想。很多人可能会联系博导,如果得到“欢迎报考”的回复,就会踏踏实实的备考,考完试再等最好的录取。但我觉得这样的回复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努力了几个月,最后如果没有被录取,那就很难接受了。鉴于自己相关方向的老师反应并不理想,我甚至考虑过转专业,因为对本专业的其他方向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想交叉考其他感兴趣的专业,联系了很多其他学院的导师,咨询了很多师兄师姐。然而,一些导师更关心跨专业的问题...互相联系也是非常累人的。每天,我都梦见我的导师会回复邮件,并给予积极的回应...有人说只是靠他们找导师的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联系到了我现在的导师,我的回复很积极。我也对他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和我硕士是一级学科(所以没必要跨专业)。这次已经是7月份了,我专程去学校看望老师。我们彼此都很满意,答应唯一的名额留给我,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能过线。和导师的接触终于告一段落。

多事之秋很难复习。

导师确定后,没有及时进入复习,8月份写了一篇小论文。9月开始正式复习,数学,英语,专业课。第一次学数学,早就忘了。况且这个学校布置的教材和我们当初学的不一样,考察的重点也不一样。我没学过专业课,所以要从头学起。说实话,复习并不理想,因为每天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分散我的精力。每天12点离开实验室前都要学习。我真的很累,但是我这辈子能有几招?于是我默默坚持,就这样一直复习到9月底。突然,我发现我申请的学校正在试用申请评估系统。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连学院的老师都不知道。试一试,准备好相关材料:申请表,推荐信,政审表,balabala一堆材料...然后焦急的等待学院的复习结果。半个多月后,我惊喜地发现,我进入了复试。从公布复试名单到复试只有两天时间,也就是几乎没有什么准备时间。我赶到报考的学校,参加了复试。我发现这个学校有一半的学生入围了,复试能考85分。然后我收到老师的短信,说我被录取了。说实话,欣喜之余,突如其来的释然让我感到极度疲惫。虽然最后不用考了,顺利考上了,但是说实话,一路过来真的很累!(就在我认真准备这所学校的时候,之前的学校通知我今年招生了...我的心真的...你知道,我以前决心去那所学校。唉,我只能说这是大自然的鬼把戏。)

给大家的建议: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在实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这就需要我们在硕士阶段积累一些成果。所以“未雨绸缪”很有必要。还是那句话,送给大家:再努力一点,总会有人愿意帮你,总会有好结果。

2.看博客难吗?难!

我觉得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能说的都是我在读博期间学到或者经历过,而硕士期间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士多

我们的一个导师总是说:“你是医生”。对,博士生就是比硕士生做的多。读博期间是否改变方向并不重要。只要你是博士生,那么你就要知道这个和那个。项目要做,垂直项目也要做。做实验,实验室的日常事务(简称跑腿)也要做。要写论文,各种基金账本,年终报告,期末报告也要写。总之,硕士有能力,你就一定有能力;硕士做不到的,就要去做。以前觉得愤懑,渐渐清醒,这是大部分博士生的日常。读博客让我感到平静。「和平与爱」

高需求

博士一年的diss总量比过去20年还多。毫不夸张地说,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和科研压力的矛盾,我一度“抑郁”,甚至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过心理医生。当时怕导师安排任务,怕自己做不到。当我完成的时候,我害怕我做不好,我害怕我会被diss...因为怕自己达不到导师的期望,给自己很大的压力,所以心理防线被自己一点点碾压。还好,在朋友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我渐渐缓解了。终于清醒了,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到处都是荆棘。既然注定要遇到困难,那怕也没用。我们只能抗拳,抗拳。毕竟害怕解决不了问题,达不到导师的要求很正常。脸皮厚一点比较好。过于个人化会使情绪难以化解,进而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学习和工作状态。

学习关系

如果你和导师之间有师生情,那是你的运气。不接受,不期待。很多老师真的只是没有感情的机器。现实中师生关系的本质表现为雇佣劳动关系。他给你提供平台,给你安排工作,给你一些工资,然后你给他打工。被压榨被剥削是常态。因为导师权力太大,现在的相关规定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个导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似乎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结果就是,导师让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导师不让你做什么,你就一定不能做什么。

缝隙

读博士,我觉得很多人都是有野心的,很少有人愿意在别人后面。然而,越是这样,差距越大。因为你会发现你身边优秀的人太多了。总有人比你更聪明,更努力,基础更好,学习能力更强,精力更好,反应更快,情商更高,比你更优秀...那我们该怎么办?你也努力了,不然真的不想再逼自己了。试着认同差距,与自己和解。“他是强,他是苏大江。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让自己保持最舒服的状态。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只是庸人自扰,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在博士生的世界里,没有容易做的事,该做的事往往是同一件事。熬夜最晚,上最多的课,做最多的工作,接受最多的diss,承受最大的压力...你很快就会长生不老。

最后,读博要慎重。别担心,你不是YCY。所以你可能跟不上一个负责任的导师,做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发表文章,承受读博的压力,吃苦,毕业,或者找到合适的工作...直到读博我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读博。但就算戒了,成本也太高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671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10
下一篇 2022-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