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有多可怕例子

网络暴力有多可怕例子,第1张

一位美国出生的中国演员因为在奥运会期间受到外国运动员的称赞而被称为不爱国,一时间掀起抵制风暴;刚才有个经济学家说欧美的一些经济制度有可取之处,这叫“卖国主义”。网络的肆虐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20岁的Kimi因为网络暴力,每天晚上都会患上抑郁症。最后,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给他的亲友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是的,网络暴力离我们越来越近,其日益可怕的发展甚至已经威胁到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稳定。

是的,我们要爱国,我们有权利表达我们的不喜欢,但是我们要多了解“求同存异”。就像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一样,他们用智慧来解决矛盾,而不是用网络暴力来表达彼此的不同意见。言辞恶毒,气势凶猛,真的让网络上的一代人都觉得可怕,稍有不慎就成了大家泄愤的出气筒。

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世界,很多事件都存在于虚拟空。任何人几乎都很难看到事情发展的全貌,也不可能像一个理想的记者那样“站在山腰上,读懂双方的立场、处事方式和处理事情的过程”。很多人只是因为别人一面之词,一面之图,一面之声,就妄下结论,发泄情绪。这就是网络暴力的写照。

现在有一种网络暴力的趋势,似乎成为了网络世界的主流。随着社交粘性的增加,广泛铺开,没有很好的控制,已经越来越失控。好像都会变成“法外之地”的意思。大家都期望公平理性的讨论问题,被温柔对待,这在目前国内互联网世界太难了。意见错了,就成了“异端”。

如果这样下去,互联网成为一个情感取代一切理性的地方,那么它的生态将急剧恶化,所有参与者都将成为受害者。这让人想起了小说《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那时候,有多少人能在虚拟世界里快乐地生活?愿最黑暗的网络暴力永远不要到来,也希望Kimi的死能唤醒一些人的良知,让网络暴力逐渐消失。期待这一切,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愿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643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