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络暴力你怎么看

对于网络暴力你怎么看,第1张

网络暴力是负面公众情绪的产物。

自媒体时代,大众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观点,曝光社会事件,甚至影响和推动社会热点事件的发展。公众关注的事件通常会点燃他们的情绪,出于愤怒或其他评论和转发。公众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收集和发布的传播者。为了获得关注事件的人群的流量,一些网络媒体还制作大量文章来换取点击量。无论内容的真实性和逻辑性是否严谨,都是以题取胜,吸引眼球。

在赋予传播权的同时,也存在着权利的滥用。网络暴力传播了权利滥用的后果,不仅对网络暴力的对象造成精神伤害,而且误导其他不明真相的人给整个网络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加深了网络的敌意。

以江歌案为例,网友指责刘鑫在好友江歌遇害时不开门,进行人肉搜索,肆意辱骂,公开表达愤怒。但案件的重要事实和证据尚未完全认定并依法公开。仅仅基于一方的指责就做出严厉的道德评判,仅仅基于自己的感受和喜欢就践踏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尊严,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没有人情味的。

网络上也有大量针对刘鑫及其家人的严重人身侮辱和诽谤言行,有些甚至超出了犯罪的界限。

自媒体时代,大众本身成为了信息的收集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但与大众传媒的传播模式相比,自媒体传播明显表现出个人情绪化的现象,自媒体传播也呈现出重情绪轻信息的趋势,这与传播者的传播素质密切相关。由于媒体使用者缺乏专业的信息传播培训,他们根据个人倾向传播信息。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渠道,具有公共性和私密性的双重属性。既能表达个人情绪,又能聚集大众情绪。当多种个人情绪聚集在一起,就会形成强烈的公众情绪,网络暴力就是负面公众情绪的产物。

作者:新一李腾(自由撰稿人,致力于分享好干货书籍,微信官方账号:新一李腾)

致力于人文社科写作干货分享,欢迎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625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