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和张骞是什么关系

苏武和张骞是什么关系,第1张

这种提问方式有问题。诸侯国是官职,侯是爵位。比如职称就相当于享受的待遇级别。官职和头衔怎么能放在一起比较?然而,汉武帝的两位使臣张骞和苏武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经历。他们都在历经十多年的苦难后回到了祖国,为汉民族文化增添了辉煌的篇章。

张骞十三年苦难,“凿空”西域张骞是汉武帝的官。其实那位官员并不是官员,而是预备官员,相当于汉武帝身边的侍从。

汉武帝即位后,这位才华横溢的皇帝一直在考虑如何打败匈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匈奴西部有个国家叫大石悦,被匈奴灭了,国王的头颅被匈奴人做成了酒器。大月氏逃到伊犁,重新定居建国。

汉武帝想联系大月国,一起攻打匈奴。正是带着这一使命,张骞出使西域。25岁的张骞,建元二年,带着匈奴人干甫做向导,率领100多人的使团。他正式从长安出发了。

刚进入匈奴境内,代表团就被匈奴俘虏了。张骞试图劝说匈奴,匈奴不听,强行扣留使团成员。这样的推演持续了十年。十年间,匈奴多次试图劝说张骞投降,张骞始终不为所动。

很长一段时间,匈奴慢慢放松了对张骞等人的监管,他们趁机逃离匈奴。因为他们逃得匆忙,没有带足够的食物,沿途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他们只以射击为生,很多人饿死或死在途中。

到了西域第一站大宛州后,他们的待遇有所提高。大宛州派人护送到康州,康州护送到大月氏。

令张骞失望的是,大月氏在新土地上生活得很好,无意向匈奴寻仇。带着失望,张骞踏上了回国的路。

为了防止再次遇到匈奴,张骞选择从南线绕过匈奴的领地。但当他们经过若羌境内时,被若羌俘虏,理由是若羌已向匈奴投降。这样的关押持续了一年多,张骞再次逃脱。

第二年正月,张骞终于在阔别十三年后回到长安。所不同的是,离开长安时,张骞一行人不过百余人,只身回来,只留下他和甘符,其余的都葬身在茫茫大漠草原!

苏武放羊19年,决心和张骞当“间谍”不一样。苏武作为阳光使者来到匈奴国。而后羿可汗即位,想改变汉、匈奴紧张的局面,主动释放了一批被扣押的汉使。汉武帝很高兴,还释放了一批匈奴的使节。同时还赠送了一批礼物,以苏武为特使,张胜为礼部,随员百余人,浩浩荡荡出使匈奴。

本来,这是一次以和平为主题的友谊之旅,没有任何困难,但张胜的同意扭曲了剧情!

原来匈奴的嫔妃和禹经常想造反,准备杀死汉朝大将,劫持单于的母亲回汉朝。巧合的是,宇昌和张胜是老朋友,所以他把这个计划告诉了张胜。当时,张胜被猪油蒙了眼,但他没有和苏武商量。他私下承诺,事成之后,他愿意为他们做点什么。

结果行动还没开始就被举报了。于经常被杀,来的很快,所以很快就投降了匈奴。苏武拔剑自杀,理由是不能受辱。受了重伤,但没死,得救了。匈奴多次投降并威胁他,甚至让他饿了好几天。苏武的意志无法改变,干脆把他留在北海当牧羊人,声称等这些公羊生完孩子,就放他回去。

第二年,苏武的蒙古包里来了一位贵客:李广将军的第一个孙子李陵。此时已经投降匈奴的西汉战败被俘将军,奉命投降苏武。

应该说李陵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有被玷污的耻辱,也有对梁武帝残暴和全家被杀的怨恨。李玲在苏武待了几天,两人交流很多。李玲还透露了苏武家里的情况:你母亲已经去世,你妻子已经改嫁,你的两个女儿和儿子下落不明。

以前皇帝对你们家不公平,导致兄弟们白白送死。他为什么要守着没有前途的悲惨生活,为无情的皇帝受罪?

苏武曰:“臣为君,子为父。因为他父亲的死而被憎恨。不要再说了。”永远不要改变自己的志向。李玲《因为流泪》说再见。

多年后,李陵再次拜访苏武,他告诉苏武,汉武帝死了!"吴,号哭于南翔,血洒欧洲,奄奄一息数月."一连哭了几个月,哭到吐血!

汉昭帝即位后,多次向匈奴索要苏武,匈奴谎称苏武已死。直到有一次,使节们遇到了一个叫常惠的幕僚,他和苏武一起执行任务,真相才大白。

苏武回国前,李陵设宴款待苏武,并亲自为苏武唱道:“行万里路隔沙帘,我为匈奴激动。路穷了,箭刃毁了,士子毁了,Xi之名毁了。老母亲已死,虽欲报恩,平安归来!”悲苍的歌声仿佛穿透了千年历史的尘埃,让人动容。他为自己的经历难过,为苏武的成功高兴!

十九年后,60岁的苏武终于再次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张骞和苏武,谁的贡献更大,张骞回国后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并被封为博王侯。太博士是光禄勋的下属官员,是两千石官,略低于九卿。王侯是乡侯,也就是王乡,一个食邑。

苏武被汉献帝赵迪任命为诸侯国,迁为中郎将,后被汉献帝宣帝封侯。诸侯国为外交官员,秦汉同为九卿,后属大鸿胪;中郎将和太忠博士一样,也属于光禄勋,军衔两千石。关内侯是“假侯”,没有封地,但也有少数食邑。

论职位,张骞与苏武相当,两人都是高官。论职称,张骞比苏武高一步。

说到两个人的贡献,我觉得没有可比性。这完全是两种性质。

张骞的历史使命肯定更重要。虽然没有完成任务,但他带回来的“副产品”比主产品还丰富,足以让他名垂青史。张骞归来,没有走同样的路,客观上是为了躲避匈奴,但结果却带来了对西域各国更全面的了解。

西汉的强大和连接西域有很大关系。不仅在军事上与西域各国结盟,形成攻匈奴之势,而且西域商路的开发也开始了。最重要的是,从此西域逐渐成为汉族的诸侯国,甚至并入汉族的版图,也由此开始。

可以说,张骞在西域的“凿空”(司马迁语)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的使命。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老板对那人说,你去山上背块石头,那人一瘸一拐回来半天说扭伤了脚,给你捡了个煤球。老板拨弄着煤球半天说,小子,你帮我找到了金矿,我家世世代代都可以享用!

苏武的贡献是精神上的。要说“实用性”肯定远不能和张骞比,但其实他受的苦远比张骞多。

文天祥诗中说:“独与羊游,血与泪向天。忠义死前已定,故节死后必歇。”值得称赞的是苏武的忠诚。这种忠诚其实不仅仅是对君主的忠诚,更是对国家、民族的忠诚,是一个人恪守的信仰。这种“忠”在物质上有可比性吗?

所以汉高祖宣帝后来建麒麟阁十一英雄榜,把一介苏武也包括进去了,这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6088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