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缺电,为什么还要建核电站

中国不缺电,为什么还要建核电站,第1张

最近南方省市用电很紧张。由于中国实行节能减排的政策,煤电的使用有一个长期的政策。最近寒潮爆发,居民取暖用电增多,空。此外,11月份中国外贸出口订单增长20%,临近圣诞节收到其他国家订单,生产用电量增长较快。结果部分省市用电。

由于大部分地区存在潜在的缺电风险,核能利用核裂变释放的热能发电,符合低碳的要求,可以解决缺电问题。我们为什么不建造更多的核电站呢?

上图为中国正在运行、在建和在建的核电站。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有13座核电站在运行,10座核电站在建,还有一系列核电站在建。

这些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核电站较多,如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阳江、岭澳、昌江核电站,福建宁德、福清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山东、辽宁等核电站。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生产力高的地区。这里能源需求大,但煤炭资源分布少。核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不会产生过多的碳排放。所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能源,是有布局的。目前,中国正在扩大新能源的建设和布局。

为什么要推行节能减排政策。

近几十年来,工业生产向大气中排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温逐年上升。正因如此,2015年,全球170多个国家齐聚巴黎,商讨如何减少碳排放,承诺节能减排,将全球平均气温与工业化前水平相比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力争将气温上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我国还签署了巴黎气候协定,以承担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

从长远来看,节能减排的政策要长期执行,煤电的使用在减少。同时,政府积极组织发展新能源,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因其能量密度高、碳排放减少、人工布局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布局。比如法国,核能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80%。

中国的核能发电还有更广阔的发展空。未来将以每年8座的速度部署更多的核电站。到2030年,中国的电力消费总量将达到10.5亿千瓦时,这意味着核电的部署已经非常紧迫。

为什么核能发电可以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节能减排?核能发电是一种低碳发电方式。核反应释放的热量远高于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的热量(相差百万倍左右),所需燃料量远小于火力发电厂。例如,一座核电站每年消耗50吨核燃料。如果换成煤炭,需要515万吨。每天需要705辆20吨的卡车来运送。如果使用天然气,需要143万吨,相当于每天燃烧20万桶家用燃气,刚好接近台湾省692万户家庭的用气量。

未来我国核电站的布局将从沿海向内陆发展,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四川等省相继做出了一些布局规划。

为什么不能大规模建设核电站来替代煤电?

适可而止。我们不能过度发展核能发电。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核能发电仍然存在潜在的风险。世界上发生过两次核泄漏爆炸事故。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向大气中释放出大量高能辐射,辐射剂量是广岛原子弹的400多倍。这起事故的原因恰恰是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

2011年3月,日本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的反应堆失灵。第一核电站地震后核蒸汽泄漏,3月12日发生小规模爆炸。9年后,最新消息牵动了全世界的神经:福岛核电站积累的120多万吨核污水将排入太平洋,污染了大半个太平洋,遭到了世界各国的谴责。如上图

人祸和天灾造成的两起核电站泄漏事件,给各国迅速发展的核电站泼了一盆冷水。人类清醒地认识到,核能利用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如何化解和降低风险,实现生产零事故,是人类一直追求的完美,但我们还要防范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频发的地区,这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

▲20世纪中国破坏性地震分布图

以上,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破坏性大的地震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福建沿海、台湾省、渤海湾等地。福岛核泄漏给我们一个警示,一个地区的地震分布会影响核电站的布局。对比图1中核电站的布局和上图,恰恰是我国破坏性地震很少的省份。从长远来看,中国未来的核电站布局仍将选择人口少、地震自然灾害少的地区,这是我们长期的发展方针。

虽然核能发电有优势,符合节能减排的能源标准,但目前还是以煤电为主,但这个趋势会改变。未来水电和核能发电的比例将逐年增加,直至调整到符合巴黎气候协议的能源比例标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5680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