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民主自由的文明社会,泰国的“匍匐跪拜礼”是不是大倒退?

在当今民主自由的文明社会,泰国的“匍匐跪拜礼”是不是大倒退?,第1张

事实上,“五体跪拜”仪式原本属于东南亚小乘佛教地区的一个民族传统,已有数百年历史。

比如,在一些描绘东南亚诸侯国拜见大清皇帝的古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泰国、缅甸的朝贡使节,在紫禁城的龙庭前,按照他们的民族传统,谦卑地赤臂或半臂向中国皇帝鞠躬。

然而,时至今日,除泰国外,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人们在拜佛时或晚辈与长辈之间,仍会偶尔使用这种“巫毒仪式”。但如今的泰国,真的是只剩下这么一个不分场合给皇室送“大礼”的国家了。

历史上,在拉玛五世国王之前,在曼谷王朝,泰国的大臣们必须赤脚、袒胸(也许是因为害怕携带凶器),从远处跪下,一点一点爬到国王的宝座上。

(下图是一张19世纪的彩色老照片。想拜见泰国国王,就要开始在正殿外跪拜。如果没有得到国王的许可,你们都会赤手空拳地迎接。)

以上画风,可以参考上世纪90年代周润发主演的美国电影《安娜与国王》的相关情节。

19世纪中期,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继位,在看到与世界“脱轨”、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大清王朝后,毅然决定不学习中国所谓的“先进文化”,开始模仿西方世界,用西方文明和科技改造泰国,试图自力更生。

于是,在曾留学欧洲多年的拉玛四世的带领下,泰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外貌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安娜与国王》中“国王”的原型是拉玛四世(1804-1868),美国学校教师安娜·莱昂斯也是一个真实的人。但是,他们是否产生了“精神柏拉图”,不得而知。电影最后把国王和穿着西式礼服的安娜跳舞的场景放在当年的“改革岁月”里,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对于已经没有利用价值的大清王朝,拉玛四世断然停止了对大清国的朝贡,而是专程派出使者,不远千里前往欧洲拜见拿破仑三世和维多利亚女王,并先后将儿子送往西方接受高等教育。同时,拉玛四世废除了历史悠久的“萨卡丁制度”(类似于封建农奴制),促进了劳动力的自由流通。此外,拉玛四世还打开国门,鼓励贸易,兴办教育和科研事业,等等。

到拉玛四世的儿子、安娜的学生拉玛五世·朱拉隆功(1853-1910)成为泰国王后时,改革的深度进一步扩大,泰国的司法、财政、教育逐渐步入现代化的门槛。这位拉玛五世是《安娜与国王》中的泰国王子,与女教师安娜·莱昂文斯的儿子一起长大。

(拉玛五世和他的儿子们,都穿戴整齐走出了这个国家,都高昂着头)

从小见过世面的拉玛五世,一生致力于泰国的“文明”改革。1873年,拉玛五世废除了鞠躬仪式的“陋习”,宣布在泰国全境实行西式鞠躬和握手仪式。

对此,长期接受西方教育的拉玛五世认为,跪拜仪式是人类压迫文化总根源的具体表现。人民先站起来,人民有尊严,国家才有尊严。

诚然,这两代父子的改革,虽然仍称未能使泰国达到富国强兵独霸一方的水平,但至少跟上了历史潮流,使泰国成为一战前唯一未被殖民或半殖民的东南亚国家。

在近代的泰国,在法属越南、法属柬埔寨、英属缅甸、英属印尼、美属菲律宾之间,绝对是一股清流。

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泰国,上层阶级试图到处模仿欧洲礼仪。在公共场合,男人鞠躬,女人行屈膝礼。除了国王去世、新国王加冕等特别隆重的传统仪式外,平日大规模跪拜并不常见。

没想到的是,在“人民之王”拉玛九世登基后,这种“封建残余”居然“卷土重来”,并且很快被泰国人民所接受,代代相传至今。

应该说,以实行一夫一妻制为榜样的普密蓬国王夫妇,长期在西方生活和接受教育,行为举止都是“欧化”的,无论如何都不符合这种“君权神授”式的馈赠。

这就涉及到泰国王室和军方不可回避的关系。

虽然泰国也属于君主立宪制,但与欧洲国家相比,君主的实权要大得多。再加上信仰的力量,在历次政变中,无论是军政府还是平民上台,都要先得到国王的批准,否则一切归零。

在泰国,频繁的政变可以看做是文官政府和军方在踩跷跷板,而国王是唯一能平衡各方势力的核心人物,也是最后的裁判和好人。

20世纪50年代,沙立·他那叻军政府通过政变上台。为了获得皇室的认可,他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的忠诚。执政口号改为“民族、宗教、君主”,他身先士卒,带领众多政府高官在各种公共场所向普密蓬国王顶礼膜拜。泰国王室方面,为了巩固自己的家族统治,也默许了这种“复古”的风气。

(1992年,拉玛十世国王普密蓬正在调解首相与军方的矛盾)

此外,此时的泰国不仅在二战中成功“独立”,还利用了战后经济的“大繁荣”,发展得相当不错,成为冷战时期著名的“亚洲四小龙”(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之首。

因此,有了经济基础,泰国社会产生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开始“修正”“西方式文明”的概念,希望拾起一些曾经被视为“落后标志”的传统文化。

此外,在泰国的国民教育中,爱国主义一直与尊重王室和崇拜国王联系在一起。

这样在“恢复旧礼”的问题上,国王和军政府各得其所,符合当年泰国的社会和宗教氛围。

更何况普密蓬国王本人做得真的很好,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他经常带领妻女到民间推广农作物高产,兴修水利,捐钱给学生,还多次开放宫殿,让示威者和受政局变化影响的民众躲进去避难。

渐渐地,从中央到地方都确立了皇家本尊的地位,为“跪拜仪式”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拉玛九世,特别喜欢“下基层”)

显然,在一代又一代热爱王室的教育下,整个泰国人民已经由衷地认识到,王室如同神明一样至高无上,国王不仅是他们的政治领袖,更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守护神。不尊重皇室是不爱国。

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在泰国,各行各业都特别喜欢陈列国王的画像。

我曾经在泰国的一个孔子学院工作过,亲身经历过。不管老师们的宗教信仰是什么,课桌上一定有国王的画像或者家族的画像(当时老国王拉玛九世还没死,只是得了绝症),它们和他所信仰的“神”并排排出。

事实上,这些照片和肖像对于祝福和平和成功,以及赚钱是非常有用的。从形象上讲,类似于悬挂财神、送子观音、文殊菩萨的作用。

近日,难得从慕尼黑赶回来参加拉贾巴特大学毕业典礼的拉玛十世(Rama X vajiralongkorn)在下车后的途中双膝跪地,大批民众看不到边。

师生员工提前在街道上铺了地毯。当泰国国王和王后跪着经过时,踩那只脚。

甚至在下半场,泰王遇到了一个主动用毯子擦鞋的球迷。

有没有一种要求法师“开光”的感觉?

估计这些毯子,尤其是“有幸”擦过国王鞋子的那条,不会被裱起来当“传家宝”和祈福神器吧?

想必这也能从侧面解释为什么泰国人崇拜王室,就像拜佛一样。

要知道,他们面对的是在疫情中选择“直接参选”的哇集拉隆功,而且越来越不受欢迎,甚至激起了一定程度的民愤。想象一下,如果换成“人民之王”普密蓬,那场面会有多激动。

(2016年11月,瓢泼大雨中,人们虔诚地膜拜已故国王普密蓬的遗像)

但是,另一方面,除了向皇室下跪,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跪佛像,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也会用到这种“夸张”的礼仪。比如作为老师,我站着,他们就弯下腰,屈膝跟我说话,或者直接跪下;如果我坐下,他们会跪下。如果我坐在矮凳上,他们会趴在地上,用胳膊肘支撑着自己,和我说话...但是,如果我直接坐在地上,他们会不会就挖个坑蹲在里面?

总之,泰国的这种跪拜仪式是文明的倒退,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在泰国的现代化改革中,曾经被勒令废除。

但是,时至今日,既然泰国人民乐于接受,作为外人,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过度解读,更没有必要从民主、人权、奴性的角度去分析。

此外,泰国人避免用脚尖指东西或人,为了表示尊重,选择双膝跪地。这是一个民族的习俗,用来表示尊敬或崇拜。不仅大臣和百姓向国王和皇室下跪,正式场合学生向老师下跪,孩子向父母跪。国王和皇室的下跪不仅表示尊敬,还意味着祈祷。从功能上看,其实类似于穆斯林朝麦加方向祈祷,基督徒跪在十字架上,东亚人跪在观音菩萨和太上老君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547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