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一词最初与哪项有关

方丈一词最初与哪项有关,第1张

方丈”是佛教术语。现在指的是住持和尚,住持和尚是寺庙的最高领导,有老师的职责。住持在全寺权力很大,掌管全寺的修行、寺务、戒律、规章制度、经济、财务。

起初,“住持”是指主人居住的客厅或客堂。关于“方丈”一词的由来,据《唐代西域佛教高僧传》记载,印度那烂陀寺的僧室,都是一尺见方,称为“方丈室”。

另外,唐朝有个叫王玄策的人,去过印度中部的毗湿奴。当时他用一根水棒测量了毗湿奴佛教高僧维摩的禅房。方与方都是十水栏,他就把这个房间叫做“方丈室”。

但“方丈”二字在南朝梁《头陀寺碑》中已经出现,称“宋大明五年,为护经像而设方丈毛茨。”这里记载的“方丈”比王玄策早两百年。据史料记载,南梁是佛教的鼎盛时期。当时寺庙很多,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塔遮烟雨”就是明证。

因此,我们认为“方丈”一词出现在南朝之前,唐代的记载相对较晚。至于王玄策对印度禅房的调查,可能是为了验证当时“禅房”的大小是方丈的理论。

到了唐代及以后,禅宗寺院用“方丈”一词指代主持人的房间,后来“方丈”又转而主持自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5410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