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为何跳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规律呢?

封建王朝为何跳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规律呢?,第1张

(一)

以今天的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帝王时代的历史总是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因为它的过去往往是错误的重复,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不断地复制过去的错误。

从表面上看,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更像是一个简单的政治或经济问题,但从更宏大的视角来看,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因为这种历史现象并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直线运行,而是一种近似圆形轨迹的规则演变。每一个新王朝的兴衰几乎都是上一个王朝兴衰的翻版。《血雨腥风》中的朝代更替其实表现为“周而复始”

当真实的历史不断以这种方式复制错误时,其荒谬性在中国这个拥有世界上第一部正史编纂体系、高度重视“以史为鉴”的国家尤为荒谬。历史上成功的庞大政治集团似乎从来没有认真吸取过经验教训,其颇为矛盾的反差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一层神秘的迷雾。

(二)

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看法不一,但在正史中找到的答案基本一致。无非是一个朝代在兴盛之初,政治上很明确,从而进入了盛世。后期腐败堕落,造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严重失衡,之后开始衰落。然而这样的回答和古人并没有差距,只是错误依旧屡禁不止。显然,这种理解是不合逻辑的。

因为政治昏庸腐败或者经济贫穷等因素,世界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也会有所反映,而且不仅仅出现在中国。而西欧王室并没有这种高度规律性的政权更迭现象,也就是东亚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并没有上演如此频繁的王朝更迭。与整个世界历史的演变过程大致相同,中国历史的特殊规律不仅可以用政治或经济问题来概括,而且可以用

(3) 3)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这一特殊规律与其自身的文化传统更直接相关。

因为中国历史上从未经历过神权统治,宗教信仰在中国文化起步的青春期就被儒家圣贤制止了。中国文化的早熟使宗教在最具创新活力的思想建设时期远离了社会文化发展的主导领域,始终处于自我发展的状态。

这就导致了中国帝王时代“君权神授”或“天意”的模糊概念,在帝王政治的仪式规范中只具有象征意义,在精神信仰上不具有约束力。因此,它早就被贫穷政治中“王侯将相有一种太平”的文化所颠覆,与欧洲神的世代牧羊人或日本神的神权观念完全不同,其政治权威更易受影响。

(4).

所以中国社会在失去了宗教权威的统治基础,被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排斥了人们的政治认同建设者之后,在一种不合作或被政治、经济逼迫的状态下,产生了一种叛逆精神。当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大规模推翻政府的武装暴力就爆发了,甚至有的朝代,大大小小的武装反抗,无时无刻不在。这种循环使得中国王朝政权始终无法逃脱周期律的支配。

这种文化传承中固有的叛逆精神,其实体现了一个民族更为暴力的色彩。当用拳头或武力解决问题逐渐成为传统主流价值观时,往往会形成大规模的具有群体暴力倾向的农民运动,成为一股政治颠覆力量。然而,这种力量起初并不是一种建设性的力量,而是作为其天然的流氓无产者的社会的一种巨大的破坏性力量。所以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基本都是在破坏、建设、再破坏、再建设的怪圈中。每一个新王朝的建立,实际上都是回到旧王朝的原点,对社会变革的推动进步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正是这种文化传承隐藏了中国社会没有民主精神的文化缺陷。在强力暴力的支配下,我们很难培养以对话和说服的方式解决政治纷争的民主精神,更谈不上实现公共事务的参与者和建设者的身份,从而使中国更难推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所以在中国社会培养民主精神远比呼吁民主政治重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526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