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场管理的第一步

什么是现场管理的第一步,第1张

问题:?现场管理是什么意思?1.“场景”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企业用于从事生产经营的一切场所,称为工厂、车间、仓库、运输线、办公室、营销场所等现有场所。

从狭义上讲,企业内部直接进行的基本或辅助生产过程的组织结果,是生产系统布局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目标的基本要素之一。

狭义上,场景一般是默认的。

2.现场管理是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标准和方法,对生产现场的人(工人和管理人员)、机(设备、工具、工位器具)、料(原材料)、法(加工和检测方法)、境(环境)、信息(信息)等所有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测试。

现场管理是生产第一线的综合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生产系统合理布局的补充和深化。

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1。对现场实行“定点管理”,做到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现场环境整洁文明;2.加强工艺管理,优化工艺路线和布局,提高工艺水平,严格按照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生产处于受控状态,保证产品质量;3.以生产现场组织体系合理化、高效化为目的,不断优化生产劳动组织,提高劳动效率;4.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劳动和消耗定额、统计台帐等。;5.建立健全管理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投入和产出,提高现场管理的运行效率;6.搞好团队建设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施现场管理现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进行网站管理,通常的做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整改:重点解决生产现场的脏、乱、差,逐步建立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2.专业到位:转移管理重心,推进各专业现场管理;3.优化改进:优化现场管理的本质是改进,改进的内容是目标与现状的差距。

按照PDCA(P-PLAN、D-DO、C-CHECK、A-ACTION)循环,使其合理有效运行。

现场管理的三个工具1。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一:标准化所谓标准化,就是企业内部有各种各样的规范,比如:规章、制度、规则、标准、要领等。这些规范形成的文字统称为标准(或标准书)。

制定标准,然后付诸行动,这就叫标准化。

在标准编制或修订时认为标准化已经完成是错误的。只有通过指导和培训,标准化才能被视为执行。

创新和标准化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两个轮子。

创新是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动力,标准化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降的制动力。

没有标准化,企业就不可能保持高水平的管理。

2.现场管理三大工具之二:视觉管理视觉管理是利用各种视觉感知信息,用直观的图像和适当的色彩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以改善问题:?现场管理是什么意思?作为生产力的一种管理手段,它也是一种运用视觉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

因此,可视化管理是一种以开放性和可视化展示为特征的管理模式。

综合运用管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3.现场管理的三大工具:看板管理管理看板是一种非常有效和直观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手段,尤其是优秀现场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管理看板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体现,即把数据和信息的状态一目了然,主要针对管理项目的透明管理活动,尤其是信息。

它通过标语/状态板/图表/电子屏等多种形式揭示隐藏在文件上、大脑中或现场的信息,使任何人都能及时掌握管理状态和必要的信息,从而能迅速制定和实施对策。

因此,管理看板是一种非常有效和直观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手段,是优秀现场管理的必备工具之一。

现场管理的基本要素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作业方法管理、环境管理(4M1E)五个基本要素。

所谓人员是指现场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存在的人。

领队需要注意什么?你应该先了解你的下属。

人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个“人”的因素,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所以生产的进度,对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都不一样。

有的人温柔,慢热,细心,做事认真;有些人没有耐心,工作只有效率,缺乏素质,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性格内向,有困难不跟组长说,不容易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些人性格外向,比较主动,但在职场上却很活跃,喜欢八卦。

然后,作为他们的领导,你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者方法领导所有人。

对不同性格的人要区别对待(在公平的前提下),让他们“发挥才能”。

发掘人格特质的优点,弱化人格特质的缺点,就能善于用人。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首先要发掘现有人员,尽可能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

人力资源课程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简单来说,人事管理是生产管理中最复杂、最难理解和应用的形式。

(参见工业心理学的人格特征)设备是指生产中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

在生产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具的质量是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的另一个因素。

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提高,企业的外在形象也在提升;公司内部设备也在更新。

为什么?好的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比如把过去的手锯改成现在的机锯,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原来速度慢,人的体力还是很受考验的;现在,人也轻松了,效率也提出了问题:?现场管理是什么意思?它很高。

因此,工业化生产和设备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另一个有力途径。

材料是指材料、半成品、辅料、原材料和其他产品。

现在工业产品的生产已经有了详细的分工。一般有几类几十个配件或部件,由几个部门同时操作。

当某个零件没有完成时,整个产品就无法装配,导致装配过程的停止。

无论你在哪个部门,你的工作结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经营。

当然,不能只关注自己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后续流程或其他相关流程的运作;因为企业的良好运行是整个企业均衡运行的结果。

所以在生产管理的工作中,你一定要密切关注前一道工序送来的半成品、仓库里的配件、自己工序生产出来的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

好的管理者是一个能看全局的人;一个能为所有人着想的人。

方法,顾名思义,规则。

指在生产过程中要遵守的规章制度。

包括:工艺指导书、标准工艺指导书、生产图纸、生产进度表、产品操作标准、检验标准、各种操作规程等。

他们在这里的作用是及时准确地反映产品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严格按规定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的条件。

(ISO 9001: 2000 7.5.1A获取描述产品特性的信息;b .必要时,获取作业指导书。

)环,指环境。

某些产品(计算机、高科技产品)对环境的要求较高(ISO 9001: 2000 6.4工作环境:组织应确定并管理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环境也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比如调试音响的时候,周围环境要非常安静。

食品行业对环境也有特殊规定,否则产品的卫生达不到国家标准。

现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已被引入工业制造企业。

5S运动也是企业要求改善环境的具体体现。

生产现场的环境可能对员工的安全构成威胁。如果员工在危险的环境下工作,如何安心工作?因此,环境是生产现场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95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