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景点有哪些

乐安景点有哪些,第1张

钟灵乐山风景秀丽,境内有许多奇山怪石和名胜古迹。有“江南三大峰”之称的道教圣地大华山,既有庐山瀑布之美,又有黄果树瀑布之雄伟的朱槿26处瀑布,民族英雄文天祥幼年求学的石桥寺,乌江两岸绵延10余里的“中国第一古樟林”,古木参天,雄居江南第一,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尤其是“千古第一村”柳坑村,以其繁荣的科举文化、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自然的山村环境、独特的村落布局、精美的建筑装饰、积淀厚重的宗族遗迹、淳朴纯净的民风民俗、多姿多彩的地方文化而闻名于世。柳坑明清古建筑群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目前江西省唯一的历史文化名村)。另外还有红四军第四次反围剿主战场邓仙桥的地址。

刘坑村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柳坑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恬妞镇。该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元年,兴盛于明清。它以大规模的传统建筑和独特的村庄布局而闻名。村内现存明清古建筑及遗址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及遗址19处,重要建筑群18处,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祠堂48座,寺庙8座。还有三十二口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古塔遗址。村里的古宅都是砖木结构,一层半高,格局多为两进一天井。它们简洁明了,但建筑装饰非常精美,集木、砖、石雕(雕刻)、彩画、水墨画于一体,工艺精湛。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村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誉。

朱槿瀑布群

位于乐安县朱槿乡畲族聚居地夏彤村,距县城72公里。山势雄伟,古木参天,山泉甘甜,绿意盎然。各种自然形态的瀑布总落差超过400米。瀑布的数量和总落差在中国都是罕见的。其中气势雄伟、飞珠溅玉、造型奇特、特色鲜明的瀑布有狗脑瀑布、广电湖、双龙湖等。总面积67平方公里,包括由13个景点组成的虎啸瀑布、雷石、山谷飞莲四个景点,以及景区外独立景点董尚书墓。

1.咆哮的瀑布。它是朱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位于朱槿畲族乡刘赦村委会夏彤村。总落差96米,分为三级。瀑布底部是一个深潭,雨季瀑布宽度超过15米。它的形状美丽而壮观。更神奇的是,旋转的水流强烈地冲刷着花岗岩中形成的壶状洞穴(壶洞)。瀑布下有三个可见的。洞小肚大,直径2~3米,估计深度2米左右。它的嘴看起来像有人在它身上画了一个圈。景区内共有26处瀑布,分布在总落差400米、总面积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许多景点,如牛鼻洞,神仙洞,棋盘石等。在附近的姚谦山上。景区内藤蔓茂密,树木高大,竹林遍布,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高达90%,生态环境极佳。村民不多,都是畲族,民风淳朴,好客。

2.雷大石景区。紧挨着胡晓瀑布景区西南,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属沈丘村委会。由桥下雷、打雷石、仙女散花、龟探水四个景点组成。它包含了丰富的石景、水景和生活景。雷音石景区实际上是一个高度集中的石景和生活景的展示区。

3.幽谷飞莲景区。由幽谷飞莲、怀春夫人、龙渡口、古木迎宾、猴子观月等五个景点组成。分布在联村村委会所在的中村周边,面积约20平方公里。游飞莲谷是由一系列瀑布、水池和岩石景观组成的景观群。它的环境比胡晓瀑布更优雅、更深邃,但规模略小。

4.董尚书墓独立景区。位于片区北部赵谢镇鹿苑村,占地面积不大,但周边环境优雅。董尚书名叫董郁,是明朝刑部尚书。他的坟墓是由工业部建造的。董尚书墓的修建和保护,体现了古人对为自己做好事的清官的怀念和崇敬。

朱槿夏彤瀑布群聚集在距朱槿畲族乡政府15公里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夏彤村周围。这里山势雄伟,古树参天,山泉甘甜,溪水深鱼肥,自然形成总落差近400米、形态各异的26处瀑布。老虎瀑布,因形似一只狂怒的老虎而得名,分为三级,总落差96米。瀑布倾泻,摇曳着天空,在落日的余晖中溅起水花,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崖底百尺,寒泻深潭,咆哮如金马,呼吸透长虹,银珠飞溅。几十尺之内,都是雾蒙蒙的,你在其中。

广电湖因其美丽的风景而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每年正月十六,方圆周围几十里的人们摇旗呐喊,敲锣打鼓,坐着八顶大轿子载着菩萨到此沐浴,重现了菩萨昔日的辉煌,因此得名广电湖。池中最后一道瀑布,像瀑布一样,深深地流入池中,从东到西,从北到南,使池和周围的岩壁拱起,呈圆形,犹如鬼斧神工的杰作,蔚为奇观。双龙潭以两条溪流交汇处的两个瀑布而闻名。周围地势开阔,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百花齐放,让人心旷神怡,神思恍惚,遐想连篇。景区内不仅山势雄伟,植被丰富,气候宜人,瀑布色彩斑斓,还有许多奇峰怪石,令人浮想联翩。你看立在瀑布旁十余尺的巨石的光滑镜面,墨绿色,晶莹剔透,能以其光辨人。这里是古代仙女洗澡穿衣的宝镜吗?还是一块意在留给后世文人墨客泼墨流芳百世的璞玉?

莱明山

1.石柏排-1370米与宜黄交界处,此山是乐安最高的山,在南村乡上堡附近。

2.大龙山——1326米,宜黄县与宁都县交界处。这座山是乐安的第二高峰,靠近朱槿畲族乡的互助坪。

3.天门张-1276m与宁都县交界处,此山为乐安第三高峰,临近朱槿畲族乡红水山。

4.高龙山-1038m与永丰县交界处,赵谢镇汉罗坪附近。

5.大花山——996米,号称“江南三峰”,是乐安第五高峰,在南村乡太平村附近。

石桥寺

位于乐安县鳌溪镇谭岗西南,长山、白诸路旁。创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在这里,一块天然的大石头从丘陵地带升起,像龙一样跳跃空。建造这座石桥。据说,几千年前,这座古庙的炉子冒出的烟直冲云霄,惊动了神仙来造访人间。这座石桥是一夜之间建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神仙桥”。这座石桥高20米,桥面宽15米。桥上有一条山间小道,游客可以登高眺望。距离仙人桥约50步,便是石桥寺。当时寺庙宏伟,有天王殿、念经殿、钟鼓室、僧院、招待所等。还有三层楼的亭子,一座梵蒂冈塔和宏伟的寺庙建筑。相传南宋淳年间,民族英雄曾在此求学。后来故地重游,看到寺庙年久失修,就捐款修缮。这块砖刻有""字样。经过维护后。石桥附近也有很多古迹。寺庙旁边有五色岩石。传说这个山洞原本很小,每天都会制作油盐酱醋饭给寺里的和尚吃。后来,一个贪心的和尚想出了更多的食物,请了一个石匠凿洞,洞里全是血。从此没有食物,只有脏水。此外,还有石碑、石磨、牛鼻子、老虎岩、罗汉、娘娘,都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这个地方到处都是美丽的山川、美丽的鲜花和绿树,还有奇石和古迹。风景特别美。所以历代文人学者都在这里学习、讲学、参观。宋代何大旭写了一首关于石桥寺的诗:许兴在知道这座山之前,真应该在里面飞锡。暗霓落半裆,星河夜冻。月边,空青晕,风归雨花静闲。半山无神仙,三招撑鹤。现在寺庙建在石桥下,坐东向西,宽34米,深58米,总面积986平方米。庙前有烧纸香炉和围栏,左前方建有山门和数十级台阶。前墙有左、中、右三个门;中门中间有释迦牟尼等佛17尊,左右十八罗汉佛像。大殿两侧设钟鼓,正中设神桌。左右门的入口分别是修道院、僧院和香客住宿处。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邓小平南村故居

位于乐安县南村乡。1933年5月,邓小平被“左”倾错误路线的执行者王明指责为江西罗明路线的主要代表。被免去省委宣传部长职务后,被派到乐安南村任区委巡视员,在香港生活了近三个月。故居为清代古建筑,宽12m,深15m,高6.5m,上覆青石,下为两坡硬山。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鳌溪镇故居

位于乐安县鳌溪镇夏杰街。1932年8月17日,红军攻占乐安城。当天晚上,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在他所住的“游大庙”召开了县城商人会议,宣传党的工商业政策,为中央苏区树立了好榜样。第二天,红军官兵到了宜黄,乘胜追击,攻克宜黄城。尤氏寺旧址始建于明代,清代进行了修缮。东西走向,西宽14米,进深26米,高6米,梁架砖木结构,分为前后两个厅堂和一个走廊,硬山两坡。外观依旧,内部装修面目全非,现为澳西干部宿舍。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朱槿和敖西故居

【毛泽东朱槿村故居】

位于乐安县朱槿畲乡大金竹村。1930年1月26日,红四方面军代表谭震林率领红二纵队,从东邵来到大金柱。当晚,在的上房召见了乐安苏区干部张英、张等人,并指示他们尽快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发展苏区。朱槿吴尚旧址建于清末。宽13米,深8米,高5米,总面积104平方米。是民房,两栋房子,土墙,山顶硬山,两坡。至今保存完好。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鳌溪镇毛泽东故居】位于乐安县鳌溪镇兴隆街。1932年8月中旬,红军总政委毛泽东指挥第一军团在丁家脑与敌交战。经过两天激战,终于在17日2时攻克了乐安城,守城之敌27师卢汝克旅被全歼,取得了乐安战役的伟大胜利。17日晚,毛泽东住进了夏杰鳌溪镇兴隆。旧址兴隆建于清末光绪年间。正门用木板装饰成店铺格局,宽10.5米,深17.8米,高9米。它由砖和木头制成,有一座坚硬的山,山顶有两个斜坡。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陂大街旧址-邓仙桥

位于乐安县古港乡登仙桥村。它建于北宋天盛时期。原名洪门桥,是大华山的门户。相传南宋嘉定年间,白玉蟾夜宿桥头,有“仰卧如登仙桥”的佳话,故改名为“登仙桥”。历经900多年的沧桑,这座桥屡遭破坏,屡修屡建。民国元年(1912年)毁于山洪。1922年,当地群众捐资重修,现为亭式单跨拱桥。它宽6米,长19米,高6米,跨拱17米,全部由麻石制成。桥建在天然石材上,坚固;“将军庙”建在桥中央,两侧通道有13级石阶。登仙桥地势险要,高山耸立,连绵起伏,形成蜿蜒的峡谷。1933年2月27日至3月1日,周恩来、朱德亲自指挥中央主力红军在黄陂、焦虎、邓仙桥一带,采取西进大兵团伏击的战略战术。歼灭敌第五十二师、第五十九师,取得反“围剿”的第四次重大胜利。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黄陂登仙桥大捷”。1980年经乐安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栋祖居刘地坑

位于乐安县西南部的柳坑,人才辈出,党和国家领导人董也是这里的后人。

董,原名贤聪,本名解社,本名,又名,是流坑董氏的第三十六孙,红安董氏的第二十孙。

关于董的家世,考证表明,的第十一个孙子董邦复(朱芳派),由流坑村迁到本县恬妞镇恬妞村,后贺东的第十七个孙子董由牛田村迁到湖北麻城(开基祖,麻城董氏),清初,董和的第二十二个孙子(麻城董氏的第六个孙子)由麻城迁到傅董的家,在黄安县城以南约20公里处。1886年3月5日【光绪十二年(徐兵)正月三十】,董出生于湖北(今红安县)城南街(今南正街),家境贫寒。

大虎坪整编旧址

位于乐安县胡平乡,1935年5月7日至7月初,红军在胡平、何山等地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军事整编,即“大湖坪整编”。国宝寺和旁边的操场,曾是红三军团主力的驻地和训练场。彭、、萧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居住过。神龛为五边形,宽23米,深90米,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它与宗觉祭庙和祥子庙并排连接,建于甘龙新禧(1741年),后重建。殿前的石牌坊和柱周围的石板非常壮观(牌坊在文革中被毁,只剩下四个须弥座)。八字招牌墙在祠堂内围成长方形院落,招牌墙屋檐下装饰四层如意斗拱。庙前有两对石柱支撑着滚棚的屋檐。大门周围有两座高大的石狮子,雄伟壮观。第三个入口前是中堂宝壁前厅,殿内有沉箱装饰,石柱穿过木梁,到处是麻雀替代的雕琵琶鱼、凤凰、花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中间是一个很大的方形天井。长廊两侧,玄关门上雕刻着各种图案和几何图案。第四个入口是宽敞的迎亲殿,有五根横梁(四根椽),顶上有粗大的梁柱,顶楼有滚动的棚膜,长廊前有两个厅堂,两个壁画有假山梁,后楼有两根石柱露在垂直处。

山岸下祠堂是大湖坪整编时朱德总司令和夫人康克清的地址,当时的地址现在保存完好。该建筑宽10余米,深12米,占地面积130余平方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92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