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和慈禧太后

颐和园和慈禧太后,第1张

颐和园最早建于金贞元年(1153年)。明代改为好善缘;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由乾隆皇帝修建,占地290公顷(4350亩),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改名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侵略者攻占北京。在火烧圆明园的同时,颐和园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于种种因素,颐和园重建。其中一个因素是慈禧被祖家法和舆论等原因所逼。光绪皇帝结婚掌权后,想“还皇权于政”。那时候慈禧已经54岁了,到了“自己照顾自己”的年龄。因此,修复重建颐和园供她晚年享乐,是她必须考虑的一件大事。

第二,光绪皇帝为了摆脱慈禧的控制,早在慈禧颁布下嫁皇帝、让皇帝个人做主的诏令之前,就向慈禧暗示要“照顾他的生活”,并开始制定具体的计划。慈禧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统治多年,行政繁杂,政治手腕娴熟。自然,她从圣旨中看出了皇帝的真实意图。所以她一方面策划所谓的“政府入关”,一方面又想建颐和园,是她远程自理的好地方。

第三,作为慈禧的宠臣,伊不仅是慈禧的妹夫、妹夫,而且与慈禧年轻时的情人同为亲信大臣的荣禄是其子女的姻亲(荣禄的女儿是次子的儿媳)。更重要的是,他是光绪皇帝的生父。在当时“后党”与“帝党”斗争的背景下,在慈禧与光绪世仇的岁月里,在两派复杂尖锐的政治形势下,他一方面得以在慈禧与荣禄等人为学,一方面又在光绪与翁同龢等人保持关系。当时他还掌管着海军衙门。在拉拢拥有一定军事和外交权力的李鸿章的同时,极力主张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不顾国防安全。这种意图在深层次上相当复杂。也就是说,颐和园建成后,西太后有了一个理想的安身之处,达到了太后的满意;从而实现了“皇权还政”,他的儿子达到了目的,他这辈子也就无怨无悔了。所以在1888年,颐和园所有的园艺费用,3000万两白银,都拨作海军的建立,这也是有据可查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83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