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房企破产

2016年房企破产,第1张

中国房企世界闻名,如恒大、碧桂园、绿地、保利、万科等。,全部进入世界500强。近年来,房地产巨头们频频问鼎中国富豪榜前三的位置。然而,中小房企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最新信息显示,2019年全国共有274家房企发布破产公告,其中仅7月24日一天就有3家房企破产。

记得年初的时候,金融界还在讨论今年可能是房地产行业的洗牌年,没想到预言成真了。现在大型房企的日子还可以,中小房企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首先,融资成本高是中小房企过不去的坎。数据显示,今年1-6月,95家房企境内发债平均成本为4.97%,境外发债成本保持在8%以上。而且,这是大型房企的融资成本。因为中小房企负债率较高,融资成本也会较高。

一些中小房企无法低成本融资,只能通过合资和战略联盟、信托、结构化产品等方式在海外发债,但这样做的成本会高达13%、12%、11%、11%。较高的融资成本吞噬了中小房企有限的利润。此外,近年来一些中小房企扩张过快,资金被用于囤地建房。资金链出现问题是必然的,导致很多中小房企不得不宣布破产。

而且中小房企除了融资成本高,还面临融资难的问题。由于一季度房地产贷款增长较快,房企融资将收紧。2019年第一季度,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增加1.81万亿元,而去年同期仅为1.75万亿元。房地产市场有回暖的趋势。由此,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即将到来。从二季度开始,中小房企明显感觉到融资越来越难。

今年6月,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发表讲话,体现了决策层对房地产“去杠杆、防风险”的决心,也预示着未来中小房企融资将更加困难。郭树清指出,全社会新增储蓄资源约有一半投向了房地产领域,部分房企融资过度占用信贷资源,进一步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助长了房地产投资投机。随后,监管部门在银行贷款、再融资、信托等渠道继续收紧。

再次,中小房企现在面临集中还债高峰期。早在2015-2016年,由于国内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房企扩张迅速,往往不计成本高价拿地,但房企不得不还债。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房地产主渠道有息负债余额为20.3万亿元,将集中在2019年至2021年,到期规模分别为6.8万亿元、6.6万亿元和5.4万亿元。目前正值房企还债高峰期,大量中小企业倒闭不足为奇。

最后,长期以来,中小房企主要在三四线城市拿地开发房地产,因为大城市地价高。随着近几年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不断上涨,以及房地产调控的不断收紧。导致炒房团的投机热情下降,当地居民收入因为房价高而买不起房。导致现在三四线城市新楼盘不好卖,中小房企无法有效及时回笼资金。其实对于房企来说,房价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长期稳定。

今年1-7月,全国有近300家房企破产。这主要是因为房企融资成本高,融资难度开始加大。此外,中小房企前几年高价拿地建房,回笼资金困难。更何况,房企前几年欠下的债,还要在两三年内集中偿还,房企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对于中小房企来说,转型升级的难度也很大。还不如宣布破产倒闭,期待大型房企过来接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67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