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不是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不是科学家,第1张

谢谢邀请!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除了诺贝尔医学奖和著名药师屠呦呦,其他全部是两院院士

1.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王永志、王忠诚、王、王、王泽山、、黄旭华

2.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文俊、黄昆、刘东升、叶笃正、吴、

李振声、吴正义、徐光宪、顾朝浩、孙家栋、谢家林、张存浩、程开克、于敏、赵忠贤、侯云德、曾庆存

3.双院士:

王选、闵恩泽、石昌旭、吴、郑哲民、、石昌旭

二、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在成立时间、名称和数量上不同。

1.中国科学院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最高自然科学学术机构、最高科学技术咨询机构、中国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中科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中国科学院院士829人,外籍院士107人。

2.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和咨询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920人,外籍院士93人。

第三,院士的产生不同于学术部门的组织管理。

1、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的规定

第二章院士的产生

第四条院士标准和条件

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和重大贡献的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人员、教授或学者、专家(包括居住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省以及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中国学者、专家),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的,可以推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五条院士增选每两年举行一次。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新增名额及其分布由教育部主席团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

第六条院士候选人由院士和有关学术组织推荐。教育部主席团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立专门的候选人推荐小组,不接受本人申请。有效候选人由主席团审查通过。

第七条各学部常委会组织院士对有效候选人进行评价和初选,提出初步候选人和最终候选人的人选。而测评和初选必须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各赛区初选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比例为20%。各部门参加投票选举的院士人数应超过本部门有表决权院士人数的三分之二。获得不低于全体选民三分之二赞成票的候选人,按照主席团确定的名额,按得票多少依次推荐为主席团最终候选人,主席团经主席团常务委员会审议确认后,确定最终候选人。

新当选的院士由全体有表决权的院士选举产生。选举采用等额无记名投票方式,获得有效选票过半数的候选人当选。

第八条院士有权放弃院士称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其公民具有双重国籍。院士加入外国籍,即自动放弃院士称号。

第九条院士个人行为严重违反科学道德,行为严重不端,严重损害院士群体和学术部门声誉的,建议放弃院士称号。上述情节特别严重,危害国家利益,触犯国家法律的,撤销院士称号。

第三章外籍院士的产生

第十条对我国科学技术作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外国学者、专家,可以被推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下简称外籍院士)。

第十一条外籍院士每两年选举一次。每次选举,每名院士推荐1名候选人,不少于5名院士的推荐有效。外籍院士由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其选举与院士增选在同一年进行。参加选举投票的院士人数应超过院士总数的二分之一,获得不少于院士总数三分之二赞成票的候选人当选。

第十二条外国院士有权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国科学院的工作提出建议。应邀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相关会议和学术活动;可以获得中科院捐赠的相关出版物。外籍院士没有推荐院士和外籍院士候选人的权利;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十三条外籍院士取得中国国籍后,可以直接成为院士或者资深院士,享有同等的义务、权利和相关待遇。

第四章学习部门

第十四条中国科学院学术部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咨询机构。目前有数学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与医学系、地理系、信息技术系、技术系等六个系。院士按研究领域参加一个系。学部全体院士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

第十五条各学部从院士中推选若干名常务委员组成常务委员会,对学部工作负责。教育部常务委员会成员任期四年,可连任一届。每届至少更换二分之一,最多更换三分之二的常务委员。

教育部常务委员会选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主持教育部工作和教育部全体院士会议。部门主任、副主任的任期与常务委员会的任期一致。常务委员、学术部主任、副主任由院士大会常设领导机构批准任命。

1.1.中国科学院有六个系,包括数学物理系、化学系、生命科学与医学系、地理系、信息技术系和技术系。

2.中国工程院下设9个学术部和6个专门委员会。

2.1.中国工程院有9个学部:

机械与运输工程系;

信息与电子工程系;

化学工程、冶金和材料工程系;

能源和采矿工程系;

土木工程、水利与建筑工程系;

环境纺织工程系;

农业部;

医学系;

工程管理系。

2.2.中国工程院下设六个专门委员会:

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

科学建设委员会

顾问委员会

科学和技术合作委员会

学术和出版委员会

教育委员会

4.中国科学院有直属高校,中国工程院没有直属高校。

1.中国科学院直属高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

美国关税委员会(United States Tariff Commission)

上海理工大学

2.中国工程院没有直属高校:

中国工程院没有直属高校。主要是通过联合办学的方式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

如果中国工程院建立独立的工科大学和理工大学,直接参与高等工程教育、工程职业教育和生命医学工程教育,培养更多的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和生命医学工程人才,会更完善,更受欢迎。

5.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的合作与融合将为科学与工程技术、教育和产学研提供更强的推动力;

虽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是两个独立的下属机构,但笔者认为,如果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在科学、研发、工程与应用、教育等领域有更实质性的相互合作和融合,,中国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科技与工程应用的结合,中国的创新发展,一定会产生更多的动力和创新成果!

钱学森、朱光亚、吴阶平、、吴、宋健

不及物动词对院士的理解和各种误解:

1.各位师生院士:

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华、陈景润为师生著名院士;

例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院士和他的两个学生、就是院士和教师的典范!

王院士研究血液学,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他的两个学生,诸宸和陈赛娟,都在学习血液学。诸宸和陈赛娟是夫妻,院士是夫妻。

诸宸是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院士。

陈赛娟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著名数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文俊博士,是院士和老师的楷模!

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苏教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顾朝浩,都是院士,都是老师!

2.情侣伙伴:

中国院士中存在院士夫妇现象。

比如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院士诸宸和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陈赛娟就是院士夫妇!

如著名外科医生郑树森院士、传染病学领军人物李兰娟院士,他们也是院士夫妇:

郑树森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外科学教授、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李兰娟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临床防治,即基础医学、医疗技术和药学的研究与应用。

3.关于院士的几个认知误区:

3.1.误区之一:很多人认为中科院院士研究的是基础科学,而不是应用科学或技术科学。这是一个误解。如果王是中国核武器研发的主要奠基人,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有技术部,赵九章院士、王大珩院士、卢永祥院士、叶培建院士,都是从事工程技术、应用科学、技术科学的顶级知名专家!

3.2.误区二:很多人误以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只研究工程科学技术,不研究科学研究!有人误以为中科院院士比工程院院士厉害,其实不是这样。

例如,中国科学院有一个生命科学和医学部,

中国工程院有医疗卫生系;

中国科学院有一个信息技术部,

中国工程院有一个信息与电子工程系。

3.3.误区三:很多人误以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应用科学和工程科学,而不涉及教育科学。比如周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教育部部长;潘云鹤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前校长!比如著名免疫学家曹雪涛院士,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南开大学校长,曾任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

很多人误以为两弹一星23位功勋科学家应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事实上,两弹一星21位功勋科学家都是中科院院士。钱学森和朱光亚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两位功勋科学家和姚!

3.4.误区四:有人误以为院士什么都懂,其实不然。院士只是某个专业学科的专家(研究员、教授、教授级高工、主任医师)。他们不是什么都懂,什么都精通。即使是双院士(既有中科院院士又有工程院院士),也不可能精通所有专业学科!

3.5.误区四:很多人误以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专业学科上是独立的。其实很多院士都是搞交叉学科研究和工程应用的!

从病毒溯源、传播机制、病毒感染检测、药物筛选、疫苗和抗体样本制备及研发等方面,对近期中国武汉地区重症病毒性肺炎疫情的预防、控制和疾病治疗进行了阐述。,是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生态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护理学、化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结合。

中国工程院派出几队医疗专家抗击疫情!

钟南山院士团队,

李兰娟院士团队,

王晨院士团队。

中国工程院多位院士参与了新型冠状病毒治疗药物的研发,如王晨、钟南山、宋丽、丁健、张伯礼等院士。

比如著名呼吸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部。他不仅是主任医师,还是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2003年为中国抗击非典做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武汉发生重大病毒性肺炎疫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却“义无反顾”,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带领团队救治和保护了更多人的生命健康,为病毒性肺炎防控和疾病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4.双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学森、朱光亚、吴阶平、、吴、宋健、王选、闵恩泽、石昌旭、郑哲民、

七。两院院士中网民特别关注的讨论话题:

1.为什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研究员目前没有当选院士?

我觉得屠呦呦没有竞选两院院士,而是把更多的机会给了青年科学家。自然,他没有得到评价,更别说输了!如果屠呦呦当选两院院士,他当选院士是肯定的。

2.为什么饶毅博士目前没有当选院士?

饶毅博士是世界级顶尖生物学家,科研成果突出。我觉得饶毅博士第一次落选的原因是因为物质准备不充分。第二次选举肯定能当选两院院士!

3.如何评价科学家的科学成就?

袁隆平: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钟南山: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

钱学森:让中国火箭技术成为世界第一!

黄旭华:攻坚克难,让中国核潜艇成为世界一流!

屠呦呦:努力工作,屡建功勋,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

4.中国顶级院士专家医疗队在武汉抗击流行性肺炎:

1)钟南山院士团队(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组组长)

2)李兰娟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层次专家组成员)

3)王晨院士团队(王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

4)陈伟将军团队(陈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5)童小麟院士团队(童小麟: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量效分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糖尿病研究联盟主席、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6)巧姐院士团队(巧姐: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妇产科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主任)

7)黄璐琦院士团队(黄璐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医疗专家团队,比如北京协和医学院湖北救援医疗队,复旦大学华山紧急医疗救援队,中山大学医疗队,四川大学华西医疗队,中南大学湘雅医疗队等等。这些医疗队接受祖国召唤,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疫情第一线,践行着健康使者的光荣使命!在回答院士话题之际,向抗击疫情的科学家、医务人员、解放军和志愿者们致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61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