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墓为什么没有人挖

秦始皇的墓为什么没有人挖,第1张

历史上所有的帝王陵墓都被挖掘过,秦始皇陵也不能幸免。关于秦始皇陵的发掘有很多记载,从秦末一直持续到民国,而地宫只被盗过两次。按照目前的检测手段,无法判断地宫是否被盗。

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登基时,中间经历了三个阶段,直到秦二世二年才草草完工,历时39年。陵墓大多由囚犯和平民工人建造。最多时有72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犯人,规模惊人。

秦始皇陵仿照都城咸阳的布局,大体呈之字形。圈地为核心,内外有两道围墙,围墙四周设置高大的大门。此外,还有600多个墓葬和埋葬坑,它们共同形成了地面上仿照咸阳宫殿的秦始皇陵的形状。

秦始皇陵下是方形地宫,陵内所有建筑都以地宫为中心。目前,根据考古调查,地宫位于土墩顶平台下方,距地面35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它的墓室也是方形的,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

史料中记载的地宫是挖了三层地下水,其中有鱼糊做的长明灯。地宫的宝顶就像一个空开阔的天空,日月星辰镶嵌着珍珠宝石。地面上是模拟的山川河流和山谷。水银灌入“河海”,机械运转,似乎永无止境。

除了秦始皇的棺材,地宫里还有很多陪葬品。《史记》记载地宫是“百官之宫,奇物异事,以徙充之。”据说地宫里堆满了各种奇珍异宝。这些取之不尽的宝藏吸引了历代盗墓贼。

据文献记载,从秦末到民国,秦始皇陵的发掘一直在继续。其中最大的一次是项羽对秦始皇陵的劫掠。还有一个关于项羽劫掠秦始皇陵的民间传说。公元前206年,项羽命英布盗秦陵。

英布打开秦陵地宫大门时,里面突然射出无数支箭,当场死伤无数士兵。接着,无数的怪鸟飞了出来,四处鸣叫,无数的怪兽冲了出来,撕咬着士兵,四处逃窜。英布不敢进地宫,项羽带头冲进了地宫。

大家都被墓中的景象惊呆了,却见群星璀璨,山峦起伏,峡谷在高处。到了函谷关,项羽正要冲上去。忽然关中传来一阵乱箭,项羽只得南奔。还有一个“霸王沟”的故事,说项羽下令十万大军挖掘秦陵。

在陵墓南面和西北面寻找陵墓隧道,挖了半个月也没有任何踪迹。一个金发碧眼、一脸稚气的老人上前劝说项羽,不要大量使用苦役,否则会重蹈秦始皇的覆辙。项羽当即下令停止挖掘,退回楚国,只留下两个“霸王沟”。

传说项羽掘秦始皇陵时,墓中飞出一些金雁,消失在南方。到了三国,张善在日南做太守的时候,有人送给他两只金鹅。根据鹅身上的刻字,可以看出它们是葬在秦始皇陵的。这些虽然是民间传说,但也是有史料依据的。

《注水书》中记载,项羽以30万士兵挖掘秦陵,早早留下大量埋藏的财宝,30天还没运出去。是史料的记载给后世留下了各种传说。在《史记》、《汉书》中,都有项羽破坏秦陵、挖掘地宫的记载。

西汉建立后,刘邦下令保护秦始皇陵。当时有20户人家在守陵,保护秦始皇陵。即便如此,盗猎活动并没有停止。据《汉书》记载,一个小孩在秦陵附近放羊。没想到,一只羊突然掉进了一个山洞,孩子就去找。

孩子手里拿着火把走进秦陵地宫,不料引起一场大火,烧了秦始皇的棺材。《水经注》也补充了这一记载:“牧羊人寻羊而焚,火九十日不灭。”单从记录来看,秦始皇陵地宫被盗的可能性很大。

西汉末年,赤眉军还挖掘了秦始皇的陵墓,他们将挖掘出来的青铜器熔化制成武器。但这些青铜器并没有说来自地宫,有可能来自周围的墓葬。魏晋时期,后赵的石虎也抢了秦陵。唐朝末年,黄巢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劫掠。

明代杜牧的《骊山集》中,有黄巢劫掠秦陵的记载。但这些记载在新旧唐书中都没有记载,所以这种说法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到了五代,我们这个时代的陶文,已经大规模的盗掘了秦始皇陵。

宋代以后,盗猎现象趋缓,直到清末,盗猎活动又有发生。光绪年间,秦陵再次被盗墓贼光顾。当地政府于是命令人们用实物封住被盗的洞口,并严加看管。民国初年,军阀刘振华等人试图挖掘秦陵。

然而,近年来,随着文物考古和历史研究的发展,对于秦始皇陵是否遭到大规模劫掠,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陵确实被大规模盗掘。

另一种观点认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进入过秦始皇陵的地宫,所以秦始皇陵被大规模洗劫的可能性不大。目前考古界并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因此秦陵是否被盗及其内部情况是一个未解之谜。

综上所述,历史上确实有人挖过秦始皇陵,而且数量还不少。但是否有人挖过地宫,还有待商榷,仅凭史料记载很难对此下定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510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