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的地形与气候

喀什的地形与气候,第1张

喀什西、南、北三面环山,东临塔里木盆地,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河流有叶尔羌河、提孜那甫河、基齐尔河、盖孜河、库山河等五条大河和八条小河。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由于地形复杂,气候不同,可分为平原、沙漠、山地丘陵、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喀什属于平原气候区,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11.7℃,极端最低气温-24.4℃,极端最高气温49.1℃。年平均无霜期215天,年平均降雨量30-60毫米。喀什三面环山,一面开阔,北面是南天山,西面是帕米尔高原,南面是自东向西延伸的喀喇昆仑山,东面是辽阔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群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和喀什河冲积平原,就像镶嵌在其中的绿色宝石。整个地形从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等高线由塔里木盆地、天山和昆仑山地槽褶皱带的稳定构造单元组成。照片2(11张)印度洋景区潮湿空气难以到达,北冰洋冷空气也难以渗透,造成喀什干旱炎热的暖温带沙漠景观。山区冰雪融水为绿洲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喀什和叶尔羌河两大著名绿洲。境内最高峰海拔8611米,最低塔克拉玛干沙漠海拔1100米,喀什平均海拔1289米。天山南麓在喀什的北部延伸。从西到东,有高山、中山、低山。主要有阿来山、卡斯卡的苏山、图鲁加特山、库克页岩山。山脉呈鳍状和长条形,向东北方向切割很深。中山带主要包括卡兹加特山,自西向东,浅切割;低山带自西向东有库木比尔、喀什、阿图什、柯坪等一系列背斜。柯坪山位于乌卡公路以北,西起东经77° 00′至东经77° 5′,分为伽师西柯坪塔格山和巴楚东柯坪塔格山。东帕米尔高原位于喀什地区,北至布伦口河谷,南至喀喇昆仑山(中巴边境),西至萨热阔勒山脊,东至西昆仑山。较高的山峰有7719米的龚格尔山、7546米的慕士塔格山、7282米的慕士塔格山和6802米的切里丘克山。喀什的喀喇昆仑山是山脉的东北坡,长约280公里,平均海拔5500多米。上海海拔8 000米以上的14座山峰中有4座位于喀喇昆仑山,其中世界第二高峰——海拔8 611米的K2峰是喀喇昆仑山的主峰。在Qogori峰周围还有海拔8066米的JiaSubr Rum山、海拔8047米的Bloat山和海拔8034米的Gashur Bloom山。山前坡地平原是喀什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地形。一般由洪积扇、洪积锥、洪积裙和洪积平原组成。柯坪、乌帕尔、黑孜、柯克亚(乌鲁克)等地主要为倾斜的山前平原。基齐尔河冲积平原由冲积扇、冲积平原、干三角洲和托克勒沙漠组成,基齐尔河、恰克马克河和布古齐河构成平原水系。地形的总体趋势是由西向东倾斜。是喀什的主要农业区之一。盖孜-库山河冲积平原,地形总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由盖孜河冲积平原、库山河冲积平原、伊格孜亚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组成。叶尔羌河冲积平原是一个年轻的砂质冲积平原,由叶尔羌河、乌鲁乌斯塘河和提孜那甫河组成。地形总趋势由南向东略倾斜,是喀什最大的绿洲。冰川广泛分布在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和喀什地区的昆仑山。在帕米尔高原东部,冰川总面积达2200多平方公里。其中,龚格尔山-慕士塔格山冰川面积635平方公里,冰层厚度100米。几乎整座山都被冰覆盖着。穆斯塔格东坡的可可西里冰川、西北坡的杨布拉克冰川、龚格尔山北坡的克拉亚-克拉冰川都长达20公里,气势磅礴,景观奇特。喀喇昆仑山有巨大的冰雪层和冰川,其中著名的银树提冰川长达40.2公里,是中国最大的世代冰川之一。这些冰川为喀什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水资源,因此被称为“固体水库”。喀什的水系受地形和区域降水的影响。每个水系的源头都位于山区的冰川和雪带。随着山区水的融化和冻结,各河流的年枯水期变化明显。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条融化和补充的河流。该地区有5条主要河流和3条短距离河流。叶强河是喀什地区最大的河流,支流众多,较大的有塔什库尔干河和克勒肯河。它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珠穆朗玛峰,属于融雪补给型。河流全长1 000公里,流域面积10.81万平方公里,灌溉着全区农田面积最大的绿洲——叶尔羌河平原。即莎车、泽普、麦盖提、巴楚、农三师11个团和叶城、月浦湖部分农田。汛期有富余水灌溉下游胡杨林区,在阿瓦提流入塔里木河(占塔河水量的17%)。年径流量64.33亿立方米,缺水年54.91亿立方米。基齐尔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特拉普的子牙山,全长778公里。在中国境内绵延900公里,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基齐尔河进入平原,疏附县的苏呼鲁克分为两条支流:南部的喀什河和北部的克孜勒宝依河。基齐尔下游在伽师县三角洲汇合,至支寺克水库消失。基齐尔河流灌区包括疏附县、疏勒县、喀什市、伽师县和农三师伽师总场。年径流量20.21亿立方米。盖孜河的源头来自慕士塔格、龚格尔和阿克塞巴什的融雪,主要由融雪补给,雨水量很少。盖孜河长320公里,流域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它有三条支流,水量丰富的是木吉河,其他支流是库斯瓦尔和来依更(泉水)。从盖河下游到三角洲的岳普湖县铁力木消失了。灌区包括疏附、疏勒、月浦湖等县和农三师两个团。年径流量9.65亿立方米。由于春季融雪量少,径流不能满足灌溉用水的需要,春旱时有发生。库山河发源于慕士塔格和龚格尔冰峰,主要由融冰补给。这条河长200多公里,流域面积89.2万平方公里。由卡拉塔什和其木干两条支流汇合而成,由皮河克和汉铁勒克小溪注入。灌区有疏勒、英吉沙、东风农场,疏勒、英吉沙两县消失。年径流量6.3亿立方米,库山河流域易发生春旱。格孜亚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的布勒干雪带。虽然有融雪补给,但其径流主要由降水和泉水补给形成。这条河长76公里,年径流量2.02亿立方米。灌区只有英吉沙县依格孜来乡有农田,下游消失在山前洪积扇中。另外,恰克马克河,由于上游引水量大,在喀什基本断流。只有在暴雨时,山洪(历史上曾流入基齐尔河)才会排出,河床通常是干的。徒骇河是一条地下水补给河流,由山前洪积扇和冲积平原的降水入渗补给,在疏附县英吾斯坦乡和阿克喀什乡境内浇灌。兹纳夫河发源于昆仑山的羊脊峰,属于融雪补给型。这条河长430公里,面积14560平方公里。兹纳夫河穿过叶城县的边界,最后消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河水灌溉叶城县农田和麦盖提县少量农田。年径流量7.768亿立方米。春季水量少,有些年份甚至断流,春旱时有发生。吴克河、柯克亚河、潘琪河均发源于昆仑山北麓,顺河谷向北,属于降水和地下水混合补给型。英国河流的年径流量为5.01亿立方米。柯雅河年径流量只有1320万立方米。地下水喀什地区地下水动态储量约50 ~ 60亿立方米(含上层滞水)。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为洪积扇和冲积扇。大量大河在山口后的砾石洪积上渗漏,占河水的30%以上,是平原地区地下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运动的规模主要是上游地段的补给形成区,下游地段的蒸发消耗区。气候喀什位于亚洲中部,受其地理环境的限制,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境内四季分明,日照长,年和日温差大,降水少,蒸发旺盛。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季无严寒,但低温期长;春夏多风、风沙、沙尘。因地形复杂,气候差异大,大致可分为五个区域:一是喀什平原气候区。包括喀什北部和中部广大冲积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11.4℃~11.7℃,年降水量39 ~ 664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年、日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变化显著。日照长,蒸发强,气候干燥。冬季低温期长,夏季漫长炎热。春天气温上升快,春末往往很冷;秋天很短,气温下降很快。春天有大风和沙尘暴。沙尘天气频繁。二、沙漠沙漠气候区。喀什以南、麦盖提以东、叶城东北部属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大陆性气候极为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上,冬冷夏热,冷暖变化剧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下。沙尘暴多,日照强。三。山地和丘陵气候区。叶城中部,巴楚、伽师北部,疏附、英吉沙山地丘陵区,莎车西部海拔1500~3000米。年平均气温11℃以下,冬长夏短,年降水量70mm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偶有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和山洪。山区气候适宜,夏热冬暖。四。帕米尔高原气候带。主要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年平均气温低于5℃,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夏季。大风天多,日照充足,辐射强,天气晴朗。5.昆仑山气候区。包括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部和叶城县南部。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山顶终年积雪,气候寒冷,空空气干燥,低压缺氧,风雪交加,天气多变。全年可分为寒冷和温暖的季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357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