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后同样是国际组织,为何国际联盟的影响力没有联合国高?

世界大战后同样是国际组织,为何国际联盟的影响力没有联合国高?,第1张

归根结底,国际联盟是国际形势的体现。当世界处于不稳定时期,任何国际组织都缺乏影响力。

类似国联的组织有很多,如阿盟、非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影响力较低。本质原因是成员国并不缺乏稳定的秩序。在阿盟中,伊拉克和埃及曾经为争夺阿盟主导权而长期争斗。沙特等产油国与美国眉来眼去,难以形成合力,阿盟的影响力自然较低。

成立于1920年的国际联盟也有同样的问题。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组织,它所面临的国际形式是极不稳定的。

在欧洲,由于英国对大陆一贯的制衡政策,以及反对法国完全肢解战败国的提议,德国背负着沉重的战争赔款,军队也受到严格限制。但是德国的军事潜力并没有被完全清算,其军事军团仍然保持着高超的军事水平。只需要一个机会就能恢复德意志帝国的实力,给欧洲大陆带来不稳定。法国元帅沈复认为,一战后对德国的惩罚只不过是20年的休战。

在亚洲,日本效仿英国,分化瓦解中国各路军阀,支持一派打击另一派。微笑石原等年轻军官掌权后,开始推行大陆政策,提出满蒙特论,意图分裂中国。此时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有北伐统一中国的意图,与日本的战略产生了很大的冲突,所以双方一战是必然的。

日本在中国大陆的介入影响了美国的对华战略。美国的门户开放战略,其本质诉求是把中国变成大国的公共殖民地,不允许任何国家垄断。所以日美在对华战略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所以国联在成立之初就先天不足。在国际矛盾时代,每个成员国都有自己的核心诉求。当时全世界都偏向战争解决问题,只有一个国联解决不了和平问题。

1929年全球危机后,德、日、意三国用对外扩张来缓和国内矛盾。1933年,德国和日本退出国际联盟,意大利于1937年退出。1939年,苏联被驱逐出国际联盟。另外,由于美国没有加入国内的孤立主义外交,国联常任理事国只剩下英国和法国,国联变成了二人联盟,不能再叫国联了。

美国没有加入,大大降低了国联的影响力。当时美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强国,海军力量世界第一,贸易遍布全球。九一八事变后,国联通过《利顿调查报告》判定日本的行为为侵略,决定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和贸易封锁。

但当时日本的主要贸易国是美国,不受国联限制。直到太平洋战争前夕,日本仍然可以从美国进口大量的钢铁和石油等战略物资。可以说,七七事变后,日本很大程度上用美国的钢铁制造了侵华武器。

国际联盟的组织结构也存在很大问题。除非有特殊规定,美国行政院的决议需要成员国一致通过。虽然体现了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当时弱肉强食的国际社会中,强国很难通过国联维护自己的利益,会倾向于抛弃国联而单干。

联合国是在世界局势稳定的时候成立的。二战结束后,德国受到严格的战争清算,整个国家分为东西两部分。在美苏的严格控制下,德国失去了再次发动战争的能力。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伤亡惨重,德国人也不再轻言战争。

同时,因为冷战,欧洲分为华约和北约两大阵营。双方都拥有巨大的核武库,这可以确保摧毁对方。在这种可怕的平衡下,双方都不敢轻言战争,从而确保了欧洲的和平。

在亚洲,日本被美国紧紧控制,在和平宪法的制约下,日本也损失了大部分军事实力。与此同时,一个统一的中国在东亚的地理实力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日本人就算有心,也未必有勇气再次插手东亚的事务,从而保证整个东亚的和平。

所以导致国联影响力丧失的两大战争策源地欧洲和东亚在二战后失去了战争策源地,进入了相对和平的状态。所有力量都不会以战争的形式改变局势。只有通过谈判来划分和确认各国的利益,联合国的影响力才能显现出来。

但联合国的影响力,说到底还是二战后美苏争霸的世界格局造成的。苏联解体后,美国没有受到一个超级大国的制约,也发生了很多抛弃联合国的国际事件,比如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随着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的频繁退出,联合国的影响力正在逐渐下降,这将导致全球格局的重新洗牌。

当然,联合国比国联影响力更大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大国一致原则,即联合国重大决议必须由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通过,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反对都是无效的。这种决策方式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大国的权益,也防止了对联合国决议的强烈反对。大国乐于保住在联合国的席位,小国自然会加入联合国,从而使联合国成为最广泛的国际组织。

我是Xi·蒂若,欢迎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435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