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跟国税的区别

地税跟国税的区别,第1张

为什么会有国税地税?国税和地税,古今中外都有。主要区别在于收的税不一样,不用担心重复征税。

在中国,按机构分,分为国税局和地税局。前者是国务院直属机关,后者属于地方政府,税收分别进入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

现行分税制的基础和税种的划分是在1994年确立的,这一改革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4年分税制改革」八九十年代,中央政府处境尴尬。

在“财政包干”的大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分餐制”,赋予地方政府投资权和财政收入处置权,使得地方政府投资动力空飙升。另一方面,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对企业进行“条块分割”管理和控制的旧体制,使各级着眼于地方利益,导致不计后果的盲目发展和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与此同时,尽管经济快速增长,GDP平均增速达到9.5%,但税收收入增速明显滞后于税源增速。从1979年到1993年,中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1979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4%,到1993年下降到12.6%。

由于中央财政收入严重不足,甚至出现了两起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借钱”的情况。80年代中期的“能源交通基金”和89年的“预算调节基金”,都是为维持中央政府正常运转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当时,朱镕基总理率领60多人的庞大队伍,转战南北两个多月,先后去了十几个省,与地方官员面对面掰着手指头算账。

(4)税制改革: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收管理体制,设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进行征管;在核定地方收支数额的基础上,实行了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税权是根据税源大小划分的。税源分散、收入分散、覆盖面广的税种,一般归为地方税。税源量大且集中的税种,一般归为中央税。

增值税作为稳定的税源,是税改后的第一大税种,占税收总额的43.7%,流转税的75%。认定中央和地方税基全部返还,中央和地方按75: 25比例分享增长型增值税,鼓励地方按照1: 0.3系数返还方式增收。核心原则是“保护地方利益,中央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

个税改革后的第一个月,时任财政部副部长的项怀诚收到最新的个税月报后松了一口气。每月税收增长61%。从1994年到2003年,中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4%。

分税制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这次改革,不是“提振中央,收缩地方”,而是理顺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大大削弱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行政隶属控制,为市场经济的跨省发展扫清了道路。从此,我国的财税体制进入了长期稳定的轨道,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央政府财力的支配地位大大提高。但此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逐渐凸显。

地税税种如下:(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

国税包括1。增值税;2.消费税;3.燃油税;4.车辆购置税;5.出口产品退税;6.进口产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7.储蓄存款利息的个人所得税;8.本地和外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9.个体工商户和集贸市场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10.中央税和共享税的滞纳金、滞纳金和罚款。11.证券交易税(证券交易所交易印花税先征收后征收);12.铁路、银行、保险公司总公司集中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1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所得税;14.中央企业所得税;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组建的合资、股份制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后新办理工商登记并领取执照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缴纳的企业所得税;15.中央政府规定由国家税务总局征收的其他相关税费。

地方税包括1、缴纳营业税的地方企业所得税2、个人所得税3、城镇土地使用税4、资源税5、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包括铁路部门、银行总行、保险公司集中缴纳的部分)6、房产税7、车船税8、印花税9、农牧业税10、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14.地方教育附加税。15.营业税(不包括铁路部门、银行和保险公司总部集中缴纳的营业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3771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