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将军有哪些人物

历史的将军有哪些人物,第1张

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主要由二、三野战军百万英雄发起,四野战军主力于5月从长江中游南下,目标直指盘踞华中的白崇禧集团。为保证四野在湘鄂赣三省成功搜索敌战机,西柏坡命令已到达江西赣州的二野四兵团暂归四野统一指挥。兵团司令陈赓接到电后很尴尬,但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命令。

(抗战时期的林彪)

这是解放军著名将领中的一个历史传奇,因为陈赓是黄埔一期毕业生,1924年11月毕业后,他没有被分配到黄埔军校,而是留在黄埔当二期入伍学员的连长。此后,先后任第三期步兵师副队长、第四期步兵师第一团第七连长。林彪考入黄埔四期时,编入步兵师二团八连。虽然两人不是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但就军龄而言,陈赓仍是林彪真正的“教导员”。

1927年南昌起义时,原第二军特务营营长陈赓调任第三师第六团第一营长,而林彪是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团的一个连长,陈赓仍是林彪的上级。据说当年起义军南下与敌钱大钧部作战时,陈赓在火线上指挥林彪说:“不听命令,我就枪毙你!”这个故事未经考证是不确切的。但总的来说,陈赓早年是林彪的“老师”,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的军事地位才正式颠倒。

(抗战时期的陈赓)

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林彪出任以红一方面军为主体组建的115师师长。同样出身第一军,经历过长征的陈赓,被任命为129师(以四方面军为主体)386旅旅长。从那时起,他成为刘邓手下的一名著名的士兵,然后成为第二野战军的指挥官。到解放战争时,林彪已经是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了,但陈琳和陈琳毕竟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已经有十几年了。

现在二野第四兵团划归林彪指挥,陈赓成了林彪的直属部下。两人虽然没有见面,但最终还是在电波中建立了指挥关系,一起开始了对蒋南线残余势力的追击。就在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横扫中南之际,陈赓三次违抗林彪军令,续写了一个将军传奇。其实电影《南线大追凶》里有专门关于这个细节的描写,包括陈赓故意关电台的桥段。

第一次是西进南进之战。当四野主力向湖南纵深压迫时,林彪命令第四兵团从赣州出发,经宜春、萍乡等地渡过赣江到湖南,配合四野主力进攻白崇禧集团。接到命令后,陈赓认为,广西的敌人必然继续缩小,如果四兵团目前的阵地向西,形成粉碎战,很难有大的作为。实行毛泽东的“大迂回、大包围”战略,南下广东,包围华中华南的一切蒋介石残余。

考虑成熟后,陈赓果断致电西柏坡,向四野前方和二野指挥部汇报,建议他率四兵团直入广东,关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的退路。同时也表明部队集结完毕,准备执行四野作战计划。黄埔弟弟林彪很坚决,第一时间回电:“我已下定决心,无法改变,立即执行”!陈赓左右为难之时,西柏坡指示到达:二野四兵团和四野十五兵团两个军,由陈赓指挥,南下广东,再深入广西、云南。

(陈赓、粟裕两位将军)

陈赓立即带着一口气行军,指挥五个军进攻粤北。1949年10月初,广州城下,于汉谋及其部下溃逃。华南第一大城市广州触手可及。这时,陈赓接到林彪电话,命令第四兵团等部停止前进,主力转向西进入桂(林)、柳州(府)地区,以达到与四野主力打白崇禧的目的。陈赓在地图上想了很久,想到自己的部队离目标还有1300多里,从时间上来说不如调动其他方面,也会耽误广州解放的速度,于是又打电报。

西柏坡从战略角度回应:“同意陈赓意见,决定四兵团仍执行原定任务”,但林彪判断形势后也这么认为。开国将领的战略眼光真不是盖的。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陈赓命令兵团主力不得入城,马不停蹄地追击歼灭余汉谋集团,最终在阳江歼灭其主力6万余人,取得了“阳江大胜利”。而陈赓意识到白崇禧集团的残余势力必定企图通过雷州半岛逃跑,于是第13军和第15军重兵驻扎在咽喉之地连江,准备用野战包围残敌。

为了夺取海上之路,狡猾的白崇禧先是派陆道渊兵团大举东进突围,试图通过佯攻“声东击西”来调动我军。四野前有人指出,四兵团除留一个师镇守连江外,主力北上四野将在体育上歼灭陆道渊,陈赓电连震惊。四团团长一致认为,一个师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广西的主力。如果雷州半岛失守,白崇禧可以轻松逃出大海。如果四团主力卡在半岛入口,不仅白崇禧难逃一死,陆道渊也迟早是瓮中之鳖。

几经反思,陈赓第三次违抗命令,以委婉的口吻同时致电四野和军委,建议其部以控制河口为主要任务。西柏坡以极大的权威平息了将军与将军的争执,迅速而简短地回电:“同意陈赓同志的建议”。1949年12月1日,白崇禧残余势力在博白战役中被二野、四野消灭,延续民国二十多年的桂系被消灭。而林彪和陈赓之间关于战斗细节的军事争论,以及相互间的尊重,也因此成为一段佳话。每当陈赓提出反对意见,林彪最多只是苦笑。

1955年9月,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陈赓被授予上将军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376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