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要内容

《安娜·卡列尼娜》的主要内容,第1张

安娜·卡列尼娜》的思想内容在于两个关键点,一是爱情婚姻,二是农奴制改革。

在爱情和婚姻方面,托尔斯泰用安娜和沃伦斯基、列文和凯蒂来说明两种完全不同的爱情:不幸和幸福。安娜和沃伦斯基的爱情失败,最后安娜躺在铁轨上自杀。沃林斯基受到良心谴责,希望她能上战场送死。

安娜结婚了,但她和卡列宁之间没有感情。年轻的沃伦斯基对安娜的追求点燃了埋藏在安娜心中的爱情之火。安娜是认真的,但这在上流社会是不被认可的,宗教上也不允许安娜和卡列宁离婚。

如果安娜能成为沃伦斯基的情妇,或者他们一直保持恋人关系,在上流社会也是有可能的,甚至是美谈,但他们追求的是真挚的爱情生活,想要得到真正的婚姻,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最后安娜被社会排斥,沃伦斯基对她渐渐冷漠,安娜只好自杀。

正如小说前面那句名言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莱文和凯蒂的婚姻就是上面说的那种,平凡而幸福。

莱文和凯蒂的婚姻是完美的。虽然中间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但莱文最终还是抑制不住对凯蒂的感情,选择了再次向凯蒂求婚。最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19世纪下半叶,法国的自由平等观念传到俄罗斯,也激起了人们对恋爱婚姻自由的向往。但封建思想道德,以及宗教势力依然很强大,安娜追求自由恋爱注定失败。

作者托尔斯泰一生都在探索,尤其是俄国如何进行农奴制改革,这也是他作品中最常见的话题之一。小说中的列文是托尔斯泰作品中最像托尔斯泰本人的。作者对莱文和凯蒂爱情的描述比较简短,只是对安娜爱情的比较。莱文形象的主要作用是表现作者对农奴制改革的探索。

列文经常研究农业、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甚至和自己的农奴一起劳动,看起来一点也不像贵族老爷。莱文自己也发明了农具,但收效甚微。

莱文想给他的农奴自由,但对于这样的好事,他的农奴认为其中一定有诈,根本不同意莱文的提议。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作者本人身上。

当时在俄国,很多进步贵族都在思考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但具体怎么做还没有很好的答案。托尔斯泰是温和改革派的代表。他不愿意通过血腥的革命来改革,而是寄希望于贵族的良心,所以他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这个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360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