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医保满多少岁不用交

居民医保满多少岁不用交,第1张

我简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结论:从顶层制度设计来看,城乡居民医保已经交了,一直到死,没必要再交了。为什么这么说?

原来,根据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规定,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只有三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2016年1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决定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里要明确的是,国务院发布的这个意见属于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行政法规,其立法效力仅低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必须在全国范围内遵照执行。此后,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只有两种: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这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宏观顶层设计。

从社会保险的角度来看,中国所有居民分为两种:

1.城市工人。从根本上说,城镇职工包括两类人群:1)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是被政府强制参加了包括五险一金在内的所有城镇职工社会保险项目的居民,具体包括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各类企业正式员工。三类人群都有相对固定的工作,相对稳定且可预期的工资。一般来说,这三类人群的保险费用都是由个人和用人单位双方共同缴纳,缴费标准很高。缴费周期一般较长,实行按月缴费。2)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根本没有用人单位。具体包括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其他灵活就业人员。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两种社会保险,但都是非强制保险。是否参保由个人和家庭自己决定,所有保险费用由个人承担,不存在强制投保的问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标准基本按照上述三类人员缴费标准核定。保险经济负担重,还实行月供。

2.城乡居民。从社会保险的顶层设计来说,凡是没有资格和资格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居民,都可以也应该参加城乡居民两项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这两项保险也是非强制性的。是否参加由个人和家庭决定,没有任何强制。城乡居民包括具有城镇户口的失业居民和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城乡居民的普遍特征是:经济收入低或收入不稳定。所以城乡居民两项保险缴费标准相对较低,按年缴纳。

总之,我国居民区之所以在政策上划分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经济收入水平,这无非是基于不同群体的经济收入而做出的现实选择,是实事求是的自然结果。

就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而言:

1.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这是非强制保险,可以投保也可以不投保;缴费标准比较低。2018年全国统一最低个人缴费标准为220元,国家财政补助每人每年490元;2019年个人缴纳250元,国家补贴550元;2020年个人缴纳280元,国家补贴280元。年缴只保一年,也就是有效期只有一年。如果中间出现支付断裂,下一年度就不能享受医保报销;没有跨年度累计参保缴费,不允许设立个人或家庭账户。根据国家医保局去年的统计,城乡居民医保实际报销比例为59.7%。对于绝大多数城乡居民来说,要想一直享受医保报销待遇,只能逐年缴费,直到参保人身故。

对于题主提出的问题,居民什么年龄要交医保?可以肯定的回答:死了就不用交了。那么为什么有的地方规定老年人可以不缴费呢?事实上,这是根据国家医保扶贫政策和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对贫困老人缴纳保险费的特殊优惠政策。比如对低保户、特困人员、贫困户、经济困难老人、重特大疾病患者、重度残疾人,政府可以支付部分或全部个人保险费。这种政策,区域化的特点非常突出,各地差异很大,切不可一概而论。也就是说,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并不是不缴费就能享受医保报销待遇,而是保险费用由地方政府在医疗救助(俗称大病救助)财政专项资金中直接支付。毫无疑问,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特殊人群的支持、关怀、爱护和照顾。

2.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这是强制保险,与其他五项社会保险捆绑在一起。由用人单位统一代扣代缴,实行月缴。个人缴费比例为月工资的2%,单位配套缴费为6%。缴费时间持续整个职业生涯,直至退休,停止缴费,终身享受医保报销待遇。政策上允许设立个人账户,有跨年度积累的资金。只有个人和单位每年的缴费才能达到本人月工资的96%。完全可以说,城镇职工医保报销是用钱堆出来的,真的很贵。据国家医保局统计,去年城镇职工实际报销比例为75.6%。明显高于城乡居民医保实际报销比例(59.7%)。毕竟,付出和收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341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