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第1张

这是纳兰性德的《白玉兰》的词,而且是悲词,好词!

阙字是诗人写给因父母阻挠不能结婚的恋人的。一般来说,古人写诗都是一口气,不像今人把一些孤句堆砌起来,以为是诗。我曾经指导朋友读前人的诗句,说“一首诗去掉中间的两副对联就是好诗。”我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崔豪的黄鹤楼,另一个是“很久以前一只黄鹤生了一个圣人到天堂,这里空于黄鹤”。但我朝家望去,暮色渐浓,江浪上弥漫着悲伤的薄雾。“这是一首极好的绝句。且拿李商隐的《无题》去掉第二联,读之为“我的锦瑟何以有五十弦,每一弦如花的音程都是青春”。一个应该永远持续的时刻,在我知道之前已经来了又走了。”尤其是李商隐的这首,去掉了中间的四个典故,比原来的格律诗还要好。

《那缺》这首诗虽然不是格律诗,去掉对联有点跑调,但无碍其韵味:“人生若只如初见,何愁秋风。他与锦衣郎一样幸运,比翼连志祝同一天。”这个读法不是正字法的四行绝句,像《弯曲》,两三句就失去了粘性,因为《木兰花》本身就弯曲了。重复的“他”字也是这个意思。

中间四句我就不多说了,只说开头和结尾。大意如下: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没有初识时的亲情和牵挂,就不用像秋日里被抛弃的粉丝那样辛酸和担忧了。这还不如那些穿着华丽衣服忘恩负义的人。那些喜新厌旧的人至少曾经许下一个美好的誓言:“我们希望在天堂飞翔,两只鸟合而为一,在地球上一起成长,一棵树的两根树枝。”。当然,“立山话”是借用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典故。唐玄宗不是自己杀的杨贵妃,而是被三军所逼。纳兰不能嫁给心爱的人,也不是忘恩负义,也不是被逼的。然而唐玄宗却和杨贵妃发生了浪漫的关系。纳兰性德和沈权从来没有过什么,所以有“何如”之叹。他认为自己不如唐玄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3339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