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程序员经常把“删库跑路”挂在嘴边,如果真的“删库跑路”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有些程序员经常把“删库跑路”挂在嘴边,如果真的“删库跑路”需要负刑事责任吗?,第1张

“也许对我来说删除数据会很容易。

可能不关硬盘我是不会休息的。

可能是从公司逃出来的,所以跑去了天涯。

也许我还没有找到那个BUG……..."

曾经有一个程序员,在一个加班的深夜,一边听《你能行吗》,一边打开Word,填上程序员心声版的歌词,也赢得了很多同行的共鸣。

【删库跑路】是一个程序员能立足于公司的最后也是最恶毒的诅咒。但是,意识到这种行为的法律责任,大多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人敢拿自己的事业去赌一把去执业。正因如此,昨日,当有网友发现安徽汽车网疑似被程序员删除后,立即炸开了锅。"终于,有人做了一件成梦寐以求的事情!"

据悉,不知道哪位网友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昨天上了安徽汽车在线,这个极其冷门的网站,跌跌撞撞了两次。我发现首页完全不动。仔细看了一下网站代码,发现相关内容几乎都被删除了,只剩下3张图片,25行代码。然后微博大V说“安徽汽车网程序员删了数据库跑了,只留下网页截图做官网首页,哈哈哈哈哈哈”。

然而,当网友们都在争先恐后地讨论“rm -rf/*”(删库码)这个人物的可爱之处时,也有人谨慎地提出,所谓的删库,会让你一时心情大好,会让你锒铛入狱,痛哭流涕。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添加、干扰,导致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所以,如果安徽汽车网真的被程序员擅自删除,相关人员必然会面临法律的惩罚。

但近日,安徽汽车网官方回应,网站上的图片已经不见了,内容变成了整版文字声明。创始人吴佳斌在声明中澄清“程序员没有删库,也没有跑路。”“网站只有3张图片,25行代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不想继续做了。”

虽然这个所谓的“删库跑路”是个乌龙,但是程序员圈真的有案例吗?其实类似的“操作失误”还真不少。比如2017年2月,某GitLab系统管理员修复数据库时,在生产环境中错误执行了数据库目录删除命令,导致300GB数据被删除成4.5G GitLab被迫下线;同年6月,荷兰海牙的云主机verelox.com被前管理员从所有客户的数据中删除,并抹去了大部分服务器的内容。2018年9月,某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微博爆料称,顺丰科技数据中心一员工误删生产数据库,导致某服务590分钟无法使用。

不过,要说“删库”最彻底的,还真不是人类工程师,而是这两年风头正劲的人工智能!

据了解,今年1月,有消息称美国知名评论网站Yelp突然瘫痪,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两天后,开发者在版本更新中解释说,这一次,并不是服务器插头被拔掉或者被黑了什么的,而是之前训练的神经网络清除了App上的bug,检测到了bug的性质,删除了所有代码。当时Yelp的开发者还调侃道,“平心而论,我们现在100%无bug……暂时的”。

当然,不管是手动删库还是恶意删库,所有涉嫌删库的程序员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哲学上的“疑似AI”事后被平台的程序员控制,估计空代码已经被当场清除。从这点来看,就算是AI也不敢轻易使用“删库”这个大杀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310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