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都是描写田园风光的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都是描写田园风光的吗?,第1张

题目的问题:四点钟,乡村一片欢腾,年幼的孩子们在制冰。所有的乡村之夜都是描绘田园风光吗?

题主必须对中国传统诗词有很高的兴趣。他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三首诗都和农村有关。不过,题主的提问隐含了大概三层意思:第一,毫无疑问,田园诗系列是受欢迎的。

第二,好像没有描写田园风光。

三、村庄之夜,有一个村庄,顾名思义,自然是对田园风光的描写,

乍一看题目中三首诗的题目,一般认为《四季田园杂趣》(第31首)《村夜》都是写田园风光的,《和孩子一起制冰》一定和田园风光无关。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是不是这样。

1.杂项四季花园(第31部分)。《四季田园杂乐》是南宋范成大在苏州石湖任地方官时所作的六十首田园诗系列。描写了春夏秋冬不同的乡村田园风光,不愧为多产诗人。

这首四季田园诗是画面感很强的田园诗之一:

白天,在田里除草,晚上在家里搓麻线,村里的男人和女人承担了所有的家务。

孩子们虽然不耕田织布,却也在桑树阴下学会了一种瓜。

范成大的诗歌为我们描绘了生动有趣的农事和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味,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歌。

二。《乡村之夜》有不止一首名为《乡村之夜》的古诗。最著名的是南宋“苏门四子”之一章雷写的《村夜》:

码头繁花似锦,向阳场分细径。

曹芳谷春水路日落村。

黑鸟投幽檐,黑鸦聚树闹。

牛羊晚归,灯火遮门。

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章雷自然才华横溢,深受苏轼和苏辙兄弟的器重。但正因如此,苏轼的仕途跌宕起伏,章雷也受到牵连。他三次被贬黄州。

这首诗的题目是《乡村之夜》。诗中有码头,有花,有稻田,有河流,有孤舟,有芳草,有夕阳,有村落,有暗雀,有屋檐,有乌鸦,有树木,有牛羊,有灯光,有大门。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岂不是一派田园风光?

但是,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章雷一生诚实正直。做官也不愿意拍权贵的马屁,所以不喜欢做官。后来因为苏轼的牵连,一直被贬到各地。很多时候,他被贬到基层当个小官吏,却得不到重用,生活始终清贫。

后来,苏轼、苏辙、黄庭坚、晁、秦观等人都相继去世,只剩下他一个人留在世上。他的事业坎坷曲折,生活清贫,心情充满挫败感。

这个村夜,要么写在他多次被贬的地方,要么写在他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时候,完全没有自我满足或者那种意气风发的情绪。诗中“孤舟、夕阳、暗雀、渡鸦”都是具体的人物,虽是田园风光的元素,难掩落寞。

所以这首《村夜》与其说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不如说是一首描写孤舟所见两岸风光的诗。沉默中有一种孤独的感觉。

三、子作冰【宋】杨万里

清晨,年幼的孩子,将冻了一夜的冰放在盘子里,放在手中。

轻轻敲击冰面,木头穿过森林的声音,当观者正全神贯注于木头的声音时,突然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一脸稚气的孩子把晚上冻在菜里的冰块拿下来,捧在手里,轻轻拍打。冰块发出清脆的声音穿过森林。当诗人痴迷于这种清脆的声音时,突然幼童的手松开了,冰块掉在地上碎了,发出玻璃破碎般的声音。

杨万里与范成大等人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惜春第四年(1177年)春,他成为常州周知。惜春六年(1179年)正月,除了提到广东常平的茶盐生意。

这首诗是杨万里于1179年在常州写的。写完这首诗不久,杨万里二月携家人离开常州。

这首诗写于宋孝宗惜春六年(1179)春,杨万里在常州。打春牛是古老的习俗。在开春的前一天,当地的牛被用来踢春,以迎接春天和鼓励农民。春天打牛后,也是用芦苇或纸做的。一般地方官用彩鞭抽打春牛三次,仪式结束后回到署里,再由全体农民把春牛砸死。

这首诗讲的是孩子们模仿大人鞭打春牛的情景,引起了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179年,杨万里的儿子刚满20岁,所以这个孩子不是杨万里的儿子,也不是他自己家里的场景,所以推断他应该是当地一个农民的儿子。诗中没有范成大《四季田园杂记》(第31号)那样丰富的农活、生活场景,只是用小而快的镜头描写“少年”,模仿大人的行为,可爱有趣。

由于这首诗的场景局促,对象只是“少年敲冰”的场景,并没有丰富细致的农村工作生活场景,所以很多人可能第一眼就觉得这不是一首田园诗。

但我们了解了社会背景和诗人的创作背景后,会发现这首《与幼童制冰》中有人物和行为,都发生在农村,都与农耕有关。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应该是一首特殊的田园诗,只是描写的对象很简单,但并不影响《带着孩子去拿冰》作为一首特殊的“田园诗”。

【概要】唐诗宋词高度发展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农耕文明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是重要的生活资产,种田、读书、传家宝也是很多读书人最低的家庭传统。因此,乡村生活和乡村风光是诗人获取素材的最重要来源之一。

这三首诗,农村的四季,小孩子做冰,村夜,都是和农村,农村息息相关的。诗人或直接或含蓄地描写田园风光,但侧重点不同。

景物描写只是诗歌最基本的功能。诗外的情志和意境,是我们最需要了解的方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62923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